毕业求职 擦亮眼睛识骗局
(2012-06-28 18:08:51)
标签:
毕业生
求职
招工骗局
识破
自我保护
校园
|
分类:
预警提示
|
毕业求职 擦亮眼睛识骗局

(图片来自网络,诚谢作者)
近期,各类高校或高中应届毕业生即将离校,大量学生将涌入社会寻找就业机会。一些不法分子往往会利用这些毕业生寻找工作的迫切心情,打着招工的幌子或利用劳务中介、网络、报纸等途径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通过收取担保金、中介费、服装费等方式对求职的毕业生实施诈骗。由于受骗者多为学生,极易造成恶劣影响。所以发这篇博文目的,就是希望广大毕业生擦亮眼睛,不要上了骗子的当。
要避免上当受骗,我们先来了解当前几种常见的招工骗局
1、“双簧”招聘诈骗:一些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2、“找关系”诈骗:不法分子谎称自己关系广、能力强,可以为求职者打通关节找到工作,再以花钱打点的名义骗取钱财。
案例:2010年12月,山东沂南的孙某伙同他人以关系广,可以安排好的工作为由,诈骗12名大学毕业生共计60余万元。
3、“流窜”招聘诈骗: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旗帜,在繁华地段租赁暂时办公地点,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大张旗鼓进行招聘。在很多受骗人交纳报名费后立刻携款溜之大吉,招聘者在等不到上岗通知找上门来时,早已是人去楼空。
4、“网络”招聘诈骗:由于网络信息量大、范围广,提供了很大的求职空间,成为越来越多人优先考虑的求职途径。一些网络骗子也就乘虚而入,编织美丽的招聘圈套,诱骗求职者把钱存入指定的账户以达到诈骗之目的。
5、不法分子到各类学校,打着公司统一招聘的名义,对校方或学生进行游说,许诺工作岗位并提供丰厚待遇。
案例:2007年唐某打着以黑龙江东泽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美国亚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名义与200余名学生签订推荐安置就业协议书、培训协议书等,诈骗人民币1900余万元。
在了解了常见的骗局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识破骗局保护自己
1、不要被街头小广告所迷惑。街头的招工小广告,常常以优厚的待遇和工资报酬诱惑急于找工作的人,大家对这类小广告要慎之又慎。
2、求助于有求职经历者。进城找工作最好与有打工经历的同村、同乡结伴或多向他们讨教,以少走弯路,避免上当受骗。
3、对于先要交报名费、培训费、服装费的招工,一定要多加留意,避免被骗。
4、找工作时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等有关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避免被骗子所控制,而逼迫交出钱财。
5、找工作要到正规的劳务市场,千万不要到黑劳务市场找工作,以防钱财被骗。
6、打算租沿街门店做生意时,一定要认真查验出租房屋能否在当地派出所登记备案,查清出租人是否就是房东或与房东的真正关系,避免有人“空手套白狼”骗取钱财。
7、女性青年在遇到有高报酬、优厚条件的工作时要慎重前往,不要单独跟随招工者贸然前往,更不能随意接受陌生人宴请,以防被抢劫和性损害,或者误入色情场所。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