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雨”时节闲话衣食住行“湿”生活!

(2012-06-26 17:37:50)
标签:

梅雨

黄梅天

梅雨季居家

出行安全

饮食

文化

家居

分类: 七嘴八舌
 

 

“梅雨”时节闲话衣食住行“湿”生活!

 

 “梅雨”时节闲话衣食住行“湿”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诚谢原作者)

      先来说说什么是梅雨
      简单地说,梅雨就是指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初夏这段时间,江淮流域出现的一段持续阴雨天气的自然气候现象。因为梅雨来时,正值江南杨梅(梅子)成熟期,因此我们又习惯把这种气候现象叫作“黄梅天”。据常州气象台预报,常州于今日(6月26日)正式“入梅”!
      梅雨这种自然气候现象有很强的地域性,除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外,只有日本中南部和韩国南部每年此时有类似现象。
      究其原因,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关。梅雨时节,北方冷空气还时常南下作祟,西南暖湿气流又向北深入,冷暖空气交汇,一般会形成雨带,换了平时,下场雨就好,可偏偏碰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北上,把这个雨带顶在上述区域。

 

      梅雨天有哪些特征呢
      梅雨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持续阴雨,高温、高湿。进入梅雨期,能有效缓解旱情,有利于农作物正常生长。不过随着梅雨季的到来,它的“负作用”还是要特别留意的:一个是要小心灾害性天气和短时强降雨;另一个是要谨防旱涝急转带来灾害。由于梅雨期降水较集中,对于一些山区很容易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山洪等自然灾害,而城市则容易出现内涝等灾害,所以要加强防范。
      梅雨季节生活指南
      梅雨,有时也被叫做“霉雨”,因为梅雨期雨水多,温度、湿度呈“两高”。出行路面湿滑,居家生活器具和食品容易发霉。所以,梅雨时节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供您参考!
      饮食隔夜菜不要吃
      梅雨季往往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适合霉菌生长繁殖,而霉菌毒素可以引起人体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畸、致癌等,因此梅雨季也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期。饮食上,要注意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常温条件下,食物存放一般不超过2小时,新鲜蔬菜最好不要隔夜、隔餐食用。平时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冬瓜、丝瓜、苦瓜、绿豆汤等。
      驾车出行特别要注意 
      进入梅雨季,不仅雨水多,而且暴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也随之增加。出行时能见度低,路面湿滑,车辆容易打滑,所以一定要小心驾驶。出门前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准备,最好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家居抓住机会晒衣被
      梅雨既然又叫“霉雨”,自然是又闷又湿,地毯、棉衣、家具等都可能受到潮气侵扰,发生霉变。家具应及时清除表面湿气;趁降水间歇期,把沙发、地毯、被子等放到太阳底下晒晒。像吹风机、电熨斗等都可以用来去湿。空调的除湿功能也别忘记,当室温降到22℃左右时,相对湿度就能降至约50%。适时让家电处于待机状态也可驱散潮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