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童门票涨价“风波”看景区收费饥渴症
(2012-05-02 17:53:27)
标签:
旅游
宁波天童寺
饮鸩止渴
门票经济
民生旅游
|
分类:
七嘴八舌
|

从天童门票涨价“风波”看景区收费饥渴症

(图片来自网络,诚谢原作者)
“天下旅游,宁海开篇。”作为《徐霞客游记》的开篇地,宁波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当地旅游景区门票的接连提价却有些难尽人意,不少网友在网上调侃:“国人不花钱能去的地方越来越少了。徐霞客如果现在出游也只能在景区门口照相走人了!他的游记肯定写不了!”
天童寺,宁波的著名景点之一,平时香客络绎不绝。2011年10月,天童景区发布门票新规,天童景区门票涨至50元,天童寺门票仍为10元。但是去天童寺必须从景区大门进,这也就意味去烧香拜佛,得先出50元“买路费”。很多游客反映,涨价涨的连个菩萨都拜不起了。
然而门票的涨价是否带来了景区的创收呢?门票带来的经济利益是短暂的,某些旅游景点的“占山为王,圈地收费”行为无疑是饮鸩止渴,这样只会让大量游客望而止步。最终使得旅游资源不能发挥它最好的效能,这样前期设施投入打了水漂,创收也自然成为空谈。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天童景区以2.14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跌出宁波景区前十。而去年同期,天童景区游客的接待量为7.25万人次,排在宁波景区第七位,算下来,今年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0.48%。游客人数的大量流失,最终“受伤”的还是旅游景区自己。除了宁波的景区外,国内的世界遗产类景区门票的价格整体调高了65.42%。国家旅游局规定三年内不能连续涨价,但是已经形成了逢三必涨的规律。如果景区不能摆脱门票经济的束缚,那么对中国旅游业必将造成长远的伤害。
2012年4月,天童景区针对游客“用脚投票”的窘境,适时调整了门票价格,随之而来的今年“五一”小长假,天童景区出现了游客“井喷”现象。据了解,天童景区除29日游客为七八千人次外,其余两天均突破3万人次,小长假总体接待量突破6万人次。在国内景区门票的一片“涨”声中,迎头免票的天童景区无疑提升了其“品牌魅力”,增强了公众对“民生旅游”的信心。
如果景区设价合理,相应的配套服务到位,令游客感觉“游有所值”,门票不会是国民“不可承受之痛”。但现实往往难尽人意,一些旅游景区或被企业承包或被个人经营,对门票价格调整非常随意,且又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所以解决门票危机的关键在于,转变门票经济为综合经济发展方式。老戴建议那些旅游景区乃至当地政府不要一味的靠涨价来创收,希望能从自身出发,以景区特色文化、特色亮点和人性化的服务来让游客感受到“游有所值”不虚此行。这样才能使国内的旅游业形成良性循环。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