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焚书”为哪般?

(图片来自网络,诚谢原作者)
2012年3月9号,湖南湘潭中学意外停电,然而正是因为这一次停电,引发了一次不小的校园风波。突发的停电让自习室陷入了黑暗,然而这黑暗却像导火索一样,点燃了学生们烧书、丢书、撕书的集体行动,使平静的校园一时骚动不安。
学生“焚书”是一种极端行为。为什么学生会焚烧那些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书本?一个参与烧书的学生说:我们心里积累很久的怨恨都发泄出来了,我想告诉他们,就是现在这些补课太猖狂了,我们学生挺累的。
“焚书之火”烧出了什么,灼痛了什么?
学生的话告诉了我们一些客观的现实:补课泛滥成灾,学生不堪重负。据称,湘潭多所学校都存在不同程度补课现象,湘潭某中学学生在满满当当的补课表安排下,每周只有周日上午这半天“睡觉”假。且不说补课需要缴纳不菲的费用,对学生的家长造成经济压力,单就补课的负面教育效应而言,也难免在学生心灵上播下烧书的“火种”。
学生烧书、丢书、撕书的背后是课业负担沉重的一种反抗。中学生处于身心发育时期,逆反心理强,厌学、压力大、烦躁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烧书就成了无奈之下的反抗。从1985年到2000年,中央就下达“减负令”49次,随后国家教育部的“禁补令”也有数十次,然而学生需要的减负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也不是减轻作业负担、课业负担、考试负担,观念的转变才是真正的减负。
很多人把学生负担重归结为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校和老师为了增加收入。这些看法不无道理,但并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真正的原因还是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那就是中高考的一考定终生!正如家长所说,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开心,没有那么多的课业负担。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家长们不得不把孩子送去补习班,唯恐孩子输在中高考的录取分数线上。
学生也需要冷静对待所遇到的问题。毕竟有理智的和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烧书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当今,我国的各项法制建设日臻完善,群众的法制意识逐渐提高。像这种违规补课的行为,完全可以通过正当方式、正常途径解决。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学生集体烧书事件使我们看到了问题的本质,需要全社会警醒,对“症”下药,进行整治。学生焚书不仅仅是一次无奈的宣泄,它警示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改革教育体制,不以分数论英雄、定成败,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减负和补课“禁令”真正落到实处,同时需要教师少一点功利思想,多一些服务意识,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己任。更需要我们的家长从实际出发,培养孩子成才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成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从根子上杜绝学生烧书现象,进而使广大中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