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女能否成才应该在于后天的历练!

(图片来自网络,诚谢作者)
“穷养男,富养女”,在古时被奉为养儿育女的“金科玉律”。其实,这里的“穷”、“富”并不只是物质上的含义,更反映中国父母对儿女不同的期望。女孩富养,其主要真义就是要把她培养成“大家闺秀”。而男孩穷养,则是一种挫折教育,为的是让孩子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湖南曾有一对生意上十分成功的父母为了培养他们已经有些纨绔习气的孩子,选择了变卖所有家产,并对自己十六、七岁的孩子谎称已破产,带着孩子回到农村老家去种地的真实故事,可能可以给家长们不小的启发。
女孩养贵气,男孩养志气!
“男孩穷着养”强调的是挫折教育,侧重意志的培养,养的是“志气”;而“女孩富着养”强调的是文化修养的投资,侧重性情的陶冶,养的是“贵气”。从某种程度上,这种教育观念有一定的道理。男儿当自强,从小吃苦、意志得到磨炼的人,更能干出一番事业。而“富”养的女孩,优越的生活就像一针强劲的免疫针,使她以后能坚守良好的道德观念来对抗诱惑,成为知情识趣、优雅美丽的女性。
另外,从性别差异来讲,男孩天生富有攻击性、冒险性和控制欲,女孩则更具预测力、稳定性,喜欢和谐、融洽地交流。所以,给予女孩更多的宠爱与关注,而给男孩更多有挑战的情境让他们去征服,是符合子女天生的性别差异的。
但这一说法也有一些弊端:“富”养的女孩可能养尊处优,不能免疫诱惑不说,说不定还形成“嫌贫爱富”的价值观;“穷”养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缺失关爱,一方面没有安全感、自闭自卑,另一方面过度自我保护、攻击性强甚至仇恨家庭和社会。
除了物质基础方面,“穷”和“富”的核心更应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及教育观念。其实,无论儿子和女儿,对他们实施兼具“穷”和“富”的教养很必要。
“富”是指教育投资方面的富足,关爱子女,开阔他们的视野与见识,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这是儿女都应有的“富”和“宠”。另外,“穷养”是指无论家境是否富有,让子女适当经历磨炼,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独立勇敢、自强不息的个性,让他们懂得生活的艰辛,懂得取舍、感激、满足,这样的孩子才能更好地去创造幸福生活。
当今社会不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素质的竞争。其实,穷养也好,富养也罢,关键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直善良的品格。古典经典《弟子规》就精辟地告诉我们先做人再做事的道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教育的“教”字就是孝在先文在后,可见我们的老祖宗非常有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