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戴服务站007
老戴服务站007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939
  • 关注人气:77,8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啃老族”是懒惰还是无奈?

(2012-03-15 06:27:30)
标签:

啃老族

教育

就业

物价

自我

杂谈

分类: 七嘴八舌

“啃老族”是懒惰还是无奈?

 

“啃老族”是懒惰还是无奈?

 

“啃老族”是懒惰还是无奈?

(图片来自网络,诚谢原作者)

 

  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景天魁提出《关于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的提案》,提案中的数据显示,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啃老族”与日俱增并迅速扩大,已从“家庭现象”演化成“社会问题”。委员建议取消年轻人各种社会福利的资格,以起到鞭策作用。
  年轻人不能有效的融入社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这么多人在家“啃老”也是对教育,就业和养老保障的冲击,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竞争力和社会的和谐程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有着正当性,对当下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仅仅靠激励可能并不能很好解决“啃老”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从根源上来看看“啃老族”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是教育。教育内容的缺陷是最根本的,我国仍然在延续着应试教育的模式,孩子的好坏由考试成绩决定,从而忽视了学生其他素质发展的需要。每年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甚至硕士毕业的学生一抓一把,可是有多少个学生找到了对口的工作!
  其次是就业。由于每年大量的毕业生毕业,造成了就业压力激增,甚至数百数千的学生去应聘一个工作。所以那些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不得不在找到工作之前“啃老”。
  然后是物价。这些年物价飞涨已是不争的事实,上世纪80年代,拿十元钱完全可以请两个朋友到饭店“撮”一顿,而且有酒有菜,像模像样。九十年代中期拿十元钱到菜市街,也能荤素搭配买上好几个菜,足够一大家人酒足饭饱的。而现在四条黄瓜七个西红柿,想买肉估计都不够一家人塞牙缝。一套房子少说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居高不下的物价、房价对于那些刚毕业,月收入只有寥寥数千元的青年人来说“啃老”也是无奈之举。
  最后就是“啃老族”自身了。一些“啃老族”由于家长长期对他的溺爱,导致自身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少吃苦耐劳的品质,选择工作时好高骛远,所以这些年轻人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意出去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孟子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解决“啃老“现象要从根本着手,不能尽在表面做文章。如果学校能根据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年轻人就业有保障、求职岗位公平竞争,物价水平能得到很好地控制,群众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社会福利涵盖生活各方面,同时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奋斗意识和家庭责任观,那么“啃老族”的消失只会是时间问题。
“啃老族”是懒惰还是无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