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绝“血荒”,请大家一起加油!
 (图片来自网络,诚谢原作者)
“血荒”年年有,今年更严重。连日来,国内多个省市的血液储备纷纷告急。“血荒”这个涉及生命安危的话题,在拨动我们敏感神经的同时,也让今冬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献血者的温暖和爱心。
近期,北京的傅先生就“为血所困”。他年届八旬的父亲跌伤,急需手术,但万万没想到医院竟然“没血”。院方告知,患者家属需“自筹”。
面对“血荒”,患者家属们纷纷被“找血”折磨得无可奈何,此时恰逢“高人”出山指路:血不够可以“买”。
这些“高人”,就被称为血托。被血托拉去献血的人,一般都是农民工或者贫困学生,认为“献血能拿点钱挺好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八条有如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非法采集血液的;(二)血站、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的;(三)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
妄图钻政策漏洞的血托们,以助人“找血”为名,行落井下石之实,更是挑战了法律的尊严。
而归根结底,血托产生和滋生的土壤,主要还是“血荒”。要缓解“血荒”的有效途径,就是倡导人人参与无偿献血,并形成一个良性的无偿献血氛围。
据统计,目前中国人口献血率只有8.7‰,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此外,用血需求增长远高于采血量增加、患者涌向大城市求医等,也是造成区域性“血荒”矛盾突出的原因。

(图片来自网络,诚谢原作者)
拒绝“血荒”,请大家一起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