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谨防秋季食物中毒
这几天我省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南京更是以“一秒钟变冬天”的速度让众多市民措手不及!随着气温的下降,大家对食物中毒的警惕性也有所降低,各地食物中毒事故频发:9月3日晚,仪征市新城镇120余名村民在参加宴席后,陆续出现腹泻、腹痛症状;15日下午,南京某公司一百多名员工午饭后出现腹部不适、呕吐等症状;16日中午,建湖县沿河镇某幼儿园120余名幼儿在吃过午饭后陆续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秋季是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企业食堂、宾馆、饭店等,更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所!对此老戴提醒市民无论是在家做饭还是外出就餐,都要注意食品卫生,谨防食物中毒!
【分析】
经历过炎热的夏天后,秋天凉爽的天气让人们放松了对食物中毒的警惕!殊不知,秋季时高时低的气温很适宜细菌繁殖,食物依然很容易变质!另外一些细菌在食品上繁殖后并不改变食品的外观、气味,再加上人们的粗心大意和侥幸心理,食物中毒事故高发也就“理所应当”了。
【如何预防】
1、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尽量不生食动物源性食品;不食用野外拣拾的水产品、蘑菇和野菜;不食用病死的畜禽和腐败变质的食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不购买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慎用无标签和小摊贩的未经检疫食品;买回的蔬菜要充分浸泡、反复清洗后烹调食用。
3、食品要充分加热煮透灭菌,尤其是动物性食品最易被微生物污染,要彻底杀灭病原菌毒后再食用;出锅卤制品应尽快食用或冷藏,以免细菌污染、繁殖;冷藏、隔夜食物、以及豆类食品(如四季豆等)须蒸熟煮透食用。
4、食物现吃现做,婴幼儿食品更应如此;夏秋季,不要吃在室温下存放超过4小时的食品。
5、剩余食品应妥善存放,但也不能让食品在冰箱内无限期保存,因在低温下有些微生物也能缓慢繁殖;存放的熟食在食前必须重新加热灭菌。
6、保持厨房或食品加工场所卫生,制作和贮存食物要生熟分开;制作凉菜原料应新鲜、卫生,刀、案板等炊具要洗烫干净,做好就吃;厨房应有通风、冷藏、洗涤、消毒和污水排放等条件,设备、容器、抹布等厨房和餐饮用品要经常清洗和消毒。
7、食品加工者须保持个人卫生,加工食品前和每次操作间隙都须洗手,处理生鱼、肉、禽和上厕所后必须洗手才能处理其它食品;患有肠道及其它传染病和皮肤化浓性感染者,禁止从事食品加工、销售与餐饮服务。
8、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集体进餐要实行分菜制或用公筷;夏、秋季节和外出用餐时,吃海鲜和冷鲜食品,最好同时食用醋、蒜。
9、米面、干菜、水果等食品要妥善保存,严防发霉、腐烂变质和老鼠、苍蝇、蟑螂等叮咬污染。
10、要注意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如消毒剂、灭鼠药等须远离食品存放处,防止误用误食。
【急救措施】
食物中毒也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大家千万不可轻视!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果不便去医院,可先采取以下几种家庭紧急救治方法:
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的时间较长(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另外要注意保留食物样本!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