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戴温馨提示:谨防“求职陷阱”!

(2011-02-16 08:54:18)
标签:

招工

陷阱

诈骗

农民工

对策

提醒

杂谈

分类: 温馨提示

  老戴温馨提示:谨防“求职陷阱”!

    最近一段日子是招聘求职的黄金时间,大量外来人员陆续来我市务工求职,而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利用求职者找工心切的心理,开设“黑中介”、张贴虚假招工“黑广告”等各种手段,以“招工”名义骗取求职者钱财!   

    为了让广大求职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老戴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招工诈骗类型和防范措施,供广大求职者参考:

 

一、窃取应聘者个人信息后,冒充招聘单位

    招聘会现场往往人员密集,在求职者填写个人资料时,一些骗子趁机通过偷看或偷拍窃取个人信息,然后冒充求职者所应聘的单位打来电话,百般忽悠,骗取钱财。

  对于这类骗局,求职心切的应聘者往往容易麻痹大意,认为好不容易被“用人单位”看上,交点钱是值得的,一旦有这样的想法就正中骗子下怀。还发生过骗子索性在应聘过程中直接向应聘者索取证件,事后以此相要挟索要钱财的案件。

  对策:应聘者在求职时一定要保管好个人信息,接到用人单位的来电时应保持冷静,对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仔细思考,切勿盲从。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暂住证等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以防被利用。

 

二、临时办公场所招聘诈骗

    打着虚假单位的幌子,在繁华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进行“招聘”。招聘时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要求求职者交纳报名费或面试费,然后进行简单的信息登记,走走过场后让求职者回去“等通知”,之后卷钱走人。
    对策:求职者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劳务中介单位,在应聘过程中应留意招聘地点是否固定或正规。

 

三、与皮包公司合伙诈骗

    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应聘者缴费后不久就被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上岗后没几天就被莫名辞退。
    对策:在求职时必须提高警惕,在面试之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情况,不要轻信花言巧语。

 

四、刊登虚假招聘广告电话诈骗

通过在报纸等媒体刊登招工信息,或在路边张贴招工广告等方式,通过电话与受害人联系后取得其信任,继而以交体检费、培训费、住房押金为名要求其汇款,钱一到账立即“人间蒸发”。
    对策:正规的面试和缴费等都需当面进行且需开具发票或收据,不要被那些诱人的待遇和薪水所迷惑,更不要贸然向招工者所提供的账号汇钱。

 

五、招聘“男女公关”连环诈骗

    先是在报刊和网络上以及印制街头张贴的小广告,打着“某酒店”“某俱乐部”等虚拟娱乐场所的名义,发布“招收男女贵宾接待、司机”的信息。等应聘人打来咨询电话时,诈骗团伙成员会告诉应聘人是去做“男女公关”,并描绘一通日赚斗金的“美好前景”。等对方心动了,这伙人就会要求应聘者先交百元到千元不等的“报名费”。收钱后,“工作人员”会把应聘者按约定时间带到某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包房内“面试”,面试时,对方就会挑三拣四,说对方穿着不行、身材不好等等。于是骗子又带应聘者离开包房,告诉应聘者需要“包装一下”,借此要求应聘者再掏“服装费”,进行第二轮诈骗。
    对策:路边张贴的招工广告,特别是有丰厚待遇的“灰色”工作,请不要相信。

 

六、群发手机短信诈骗

    “某酒店因业务发展需要,诚招业务员,年龄1840岁,月薪8000元;某服装公司招聘女工,月工资3500元……”骗子一般以优厚的工作待遇为诱饵,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通过手机群发招工信息的形式,等待受骗者上钩。如果求职者打电话过去咨询,往往被要求交报名费、押金等。这些人在骗取钱财时,根据报名者的急切程度来决定报名费和押金的数额,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不等,每次得手后便把手机号和银行账号一同注销。
    对策:正规的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不会用手机短信的形式,手机接收到的招工短信多为诈骗信息,市民切莫理会。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辖区民警联系,紧急情况及时报警。

 

七、假借知名企业名义招工

  该类诈骗中“黑中介”往往假冒一些知名企业发布招工信息,职位、薪资都比较诱人,在求职者来应聘时,通常会被告知条件符合要求,但是应聘人数较多,需要交一定的“关系费”、报名费等!

    对策:求职者在应聘前,要详细了解所应聘企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招聘信息!

 

八、降低入职门槛许以高薪

  “没有船员证也能跑远洋,月收入五六千元!”面对这样诱人的薪资和几乎不存在的应聘门槛,相信许多应聘者都会心动!事实上,在远洋船上工作必须要有船员证,而此时“因为你没有船员证,所以得找人打点”往往成为不法中介行骗的理由。在高薪的诱惑下,不少应聘者尤其是农民工都会乖乖掏钱。

    对策:求职者找工作时千万不要被中介 “华丽”的承诺所蒙骗,在所应聘职务与自身客观条件相差较大时,一定要仔细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好事”。

 

九、将务工者层层转包赚中介费

  韩强(化名)是鞍山人,今年年初,经鞍山一家中介介绍,韩强准备到大连一家船厂当电焊工。韩强带着5个人启程后,家人再没有收到他的任何消息。情急之下,其家人来到大连打探消息,却被大连这边经办的中介告知:“他们只住了一晚就走了。 ”经过调查,韩强等人已被送到丹东。家人赶赴丹东寻找,结果又扑空了。

  原来,韩强等人被中介像商品一样层层转包,当时他们已被送到大连金州一条渔船上。家人与船主取得联系后,船主却拒绝让韩强等人上岸。在家人的努力下,船主最终把几个人送上了岸。当家人看到韩强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短短几个月,人竟瘦成了皮包骨头! ”

    对策:求职者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找工作,在应聘过程中,不要轻易跟随身份不明的人到酒店、宾馆等处进行面试。正规的大企业很少会把招聘处设在宾馆里。


    最后老戴提醒广大求职者(特别是农民工朋友们):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应聘求职,不要轻易相信通过街头张贴、网络、手机短信传播的招聘信息,不要轻易跟随不明身份的人前往酒店、宾馆、商务楼等处进行面试,也不要因为轻信招工者的花言巧语,轻易交付押金、服装费、培训费等,更不要轻易采用网上支付的形式向指定的账号汇入钱款,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