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站那点事儿

标签:
谢庄村年龄问题变更杂谈 |
分类: 服务群众 |
【她那灿烂的笑容温暖了我】
今年10月上旬,我所在的社区--谢庄村委,给符合年龄条件的村民,办理养老保险。周家塘有一位吴大妈,因为在上个世纪70年代结婚迁户口时,年龄搞错了一年加两天,当时她也没在意。后来也有人提醒她到派出所变更一下年龄,但吴大妈一直认为,一名农村妇女既不外出,又不办厂,变更了也没有啥用处,这样,就一直没有进行变更。到了今年10月中旬,村里面公布全村所有参保人员名单时,吴大妈发现名单里居然没有自己,这下她傻眼了,因为办理养老保险的期限是10月31日截止。吴大妈先是到村委讨要说法,问村干部,办保险为什么会没有自己的份儿,在得到年龄杠杠的答复后,又数次到新北区社保办咨询,均因为年龄问题无功而返。最后,吴大妈又赶到派出所的户籍室,要求办理自己年龄的变更,户籍员要她出示年龄差错的依据,吴大妈哪儿拿得出来呢。10月21日那天上午,吴大妈本来想回家叫了自己的丈夫到市政府去上访的,从村委出来正好路过服务站,看到我在,就怒气冲冲地将情况一五一十地与我说了一遍,我先让吴大妈坐下来慢慢讲,并问了她当时结婚迁户口时的一些具体情况。后来,我告诉她,我先到所里的档案室找找当时的户口迁入证明,如果能找到,就有把握帮你变更年龄,但只能试试看,因为她结婚己经30多年,原来的汤庄乡,十多年前也巳经撤乡并镇了,搬迁过程中难免会丢失一些资料,尤其是办公条件相对来说比较简陋的农村派出所。吴大妈当时就说:那就死马当活马医医吧。等吴大妈走后,我就于次日赶到所里,在档案室发了黄的零零散散户籍资料中,终于找到了吴大妈婚牵的原始依据,并在保险截止前帮她办好了变更手续,后来,我也淡忘了这件事。
12月18日那天上午,是汤庄桥农历“十一.一三”节场(农村习俗:庙会),我正与同事小邹、小周带着几名保安在同心苑小区北门巡逻执勤。忽然,觉得身后有人在拽我的衣服,“就是他,就是他,他就是那个好人”吴大妈当时拉着他丈夫指着我说,当时节场人很多,我看到吴大妈这么一说,心里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只帮她办了这么一件警察应该做的小事儿,还被她一直惦记着。
一点儿感悟:老百姓的事儿无论大小,我们都应该很负责地去做。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的一点小事,但是在老百姓心里就是一辈子的事。吴大妈灿烂的笑容,让我觉得心里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