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第一百零三篇•  另类李刚

(2010-10-29 13:00:29)
标签:

转载

谢谢

中国“养儿防老”千年传统在动摇

 

[转载]第一百零三篇• <wbr> <wbr>另类李刚 [转载]第一百零三篇• <wbr> <wbr>另类李刚

  1024日晚上8点,因突发心梗脑梗住院的李贵友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他的生命定格在58岁。

李贵友是2009118日被儿子李刚送到颐和老年公寓的,当时老李已偏瘫。其家人在交了一个月的费用后就再也无法联系上了。

虽然他曾得到过很多郑州热心人的帮助,但直到死,他也没有得到家人(李刚)的一丝关爱。

央视等媒体也帮老李寻找家人,但无果。

这个李刚与“我爸是李刚”的李刚,显然是另类。

这个事件,引发出“养儿防老”的问题。

李刚把老人送进老年公寓,这一步没有错,错的是没有了起码的人之良心,丢掉了社会道德准则,丧尽天良。与把老人活生生扔进万丈深渊,撒手不管没多大区别,区别的只是还有好心人的帮助。

   老年人住老年公寓,是社会发展的养老的一大进步。

 当今的市场经济,激发了每个人奋斗的积极性,工作、生活的节奏,急剧加快。在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现实下,“上有老下有小”已让不少中年人、甚至准中年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养老的压力和困境。

所以对于儿女要照顾老人来说,那真是天方夜谭。那家儿女不是在为挣钱紧张的劳作、奔波,真的是没有时间耽搁。一句常用语不是说,虽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是万万不能的。

   子女有自己的事业,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并不是不孝顺,只要不是上面说到的李刚。一有机会及周末去看望,或是接到家中欢聚,同样能享受到天伦之乐。


从老人的心理看。老人也有他们的精神世界,需要沟通和交流,和年龄相仿的人容易沟通。而且很多老人更喜欢在敬老院,是因为各种娱乐场所都有,也可发挥自己的特长,写诗、绘画等,玩得开心快乐。

因此可以说,大约一千年前,宋朝人陈元靓提出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名言。随时代、社会的变化,在中国延续了千年的“养儿防老”的传统正在动摇。



 

0

后一篇:共同的地球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