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知识问答
(2010-10-26 18:33:01)
标签:
六普知识宣讲 |
分类: 七嘴八舌 |
一、什么是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
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二、人口普查有哪些特征?
1、调查组织的高度集中性。它是国家统一组织的,按国家法定的普查方案协调进行的专门性调查。
2、普查对象登记的全面完整性。要包括某一地域内的全部人口。
3、调查登记的直接性。须按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使每一普查对象取得原始资料逐项填报登记。
4、登记时点的标准性。要按照严格规定的同一标准时刻进行登记。
5、要按照现代化的统计原理、原则和方法,制定统一的科学的普查纲要和调查方法。
三、为什么要开展这次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变化,人口状况也有了很大改变,需要开展新一轮人口普查。人口多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只有如实掌握人口数据,才能科学采取相关措施,切实维护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耕地安全和经济社会安全。
人口问题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调整变化的新形势,全面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准确掌握人口动态信息,统筹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关系,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口状况与经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掌握人口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口也是民生工作的基础,无论是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建立社会保障,还是提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以及保障性住房,都离不开对人口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在摸清人口底数的基础上,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增加人力资本投入,还有利于把我国人口多的特点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这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