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2月8日《贝达药业两核心高管辞职,竞品爆发或三年无新药》看了该文这大标题,实在令手中持有该股票的股民心惊胆战,必然会毫不客气地斩仓割肉出局。其黑嘴究竟是收了哪支黑手的钱,为何硬要打压贝达药业?实在太可怕了,一位副总裁兼销售总监沈海蛟,一位首席化学家胡邵京,两人相继辞职了,埃克替尼进入医保“以价换市场”,会导致销售收入及营业利润短期内下降。而且埃克替尼的主要竞品对其市场在造成威胁。截至2016年8月31日有25家公司申请仿制吉非替尼,28家申请仿制厄洛替尼。埃克替尼药品将降价超过50%,太令人误为其前景感到担忧啊!真的如此可怕吗?
黑嘴们为何要如此抹黑一支明星股?事实上,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才刚刚要走上明星般的光辉旅程。药品,它有着与众不同的研制开发,到临床运用试验,及大规模生产投入使用。在这个药业公司主药“埃克替尼”的研制开发及临床运用试验结束,药品转入正规投入大规模生产,以便向市场大量投放药品,满足国内广大肺癌病人的治疗急需。这一切是说明国产惟一一个抗癌药物已经研制成功,并经临床治疗证明确实有效,及药品生产工艺已成熟,适合与大规模生产与供药。加上药价压低50%,使许多经济收入低的老人病人也得到救治。对公司是已经由耗资投大量资金搞研制,转入坐收科研成果的红利。理所当然,两位核心高管也可放心离开公司。去寻找他们所认定的新开发研究项目,这也是世界各国药品研制人员通用的科研办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