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w690/001XJ9tagy6DYEBUHESa2&690
李广利西征大宛国索要汗血宝马成功,汉武帝即封这位小舅子为海西侯。
公元前99年,汉武帝决定征伐匈奴,派遣海西侯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出酒泉(今甘肃省酒泉市)。把骑都尉李陵召回,指令其负责为李广利押运辎重粮草。李陵认为自己是“将门虎孙”,怎能为一个伶人子弟李广利押运辎重粮草。因此,向汉武帝提出自已单独带领军队攻击匈奴。汉武帝非常高兴,可又不得对李陵说:“军队都已经拨调出去,你不愿跟随李广利一起,可没有多余骑兵,供你统领去打仗。”李陵回答:“臣愿以少击多,把驻防于酒泉、张掖,那五千荆楚步卒给我就足够。这五千人是经我精心调教,他们是一群勇士,力大可扼虎,箭弩精准。我带领他们,足于直捣单于庭。”汉武帝见李陵如此雄心壮志也就同意了。为确保李陵军队安全,汉武帝把路博德将军的部队,攻击任务改为接应李陵。
强弩都尉路博德将军接到通知,改作战任务为接应。这可引起老将军对李陵极度不满,那有身经百战的老将军率军队,接应初出茅庐小青年军官。于是单独上书给汉武帝提出:“秋季,匈奴马肥,不可与之战,愿留李陵至春季,与我一起出征。”汉武帝阅后不高兴,认为李陵后悔说了大话无法收回,请老将军上书出面解围。不高兴归不高兴,汉武帝还是很喜欢李陵,决定给他一个历练机会,给一个建功立业机会,于是汉武帝顺水推舟,调整原定出兵计划。
汉武帝对李陵情有独钟,为了保证他能够获胜。下诏让李陵率五千荆楚步卒推迟至九月份。由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的遮虏障出兵,攻击浚稽山(蒙古国阿尔泰山东段)东面的匈奴,再由此巡回受降城(位于今内蒙乌拉特中旗)休整。路博德统军从张掖出兵攻击匈奴。因杅将军公孙敖率军出西河(今内蒙古东胜境内),与强弩都尉路博德将军会师于涿邪山(今蒙古国境内阿尔泰山西段)。路博德与公孙敖两将军出兵定于七月。李广利将军提前于五月出兵至天山(今新疆天山)。
汉武帝调整后的作战预案,从五月、七月、九月,分三次出兵攻打匈奴右贤王管辖地域。战略目的是彻底切断匈奴对西域控制,进一步加强与巩固大汉对西域各国的实际管控。以李广利军队为诱饵,五月出兵,让他与匈奴先缠斗于天山。其次,以路博德及公孙敖的两路军队,七月出兵,负责鉗式夹击,重点打击前来增援的匈奴军队。等待匈奴军队精疲力竭,李陵军队九月出击,创造“以少胜多”的战例。因此,汉武帝精心选定路博德、公孙敖及李陵的作战战区位置,在同一山地区域,即阿尔泰山脉的两侧。让路博德与公孙敖先与匈奴作战,达到消耗匈奴军队实力。为李陵胜利创造条件,特意划定最短出兵路线。缩短步兵行军里程,减轻李陵军队因行军过度疲劳降低战斗力。以及当作战不利,能用最快速度撤回。并且为有利步兵作战,不利骑兵作战,还特别指定以浚稽山作为战区。
公元前99年,夏五月,李广利军队从酒泉出兵,攻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今新疆天山)。十数日共斩杀匈奴万余人,右贤王军队四处溃散。原地休整数日后,李广利率三万汉军带着万余个首级胜利返回,途中突遭匈奴数万援军包围。汉军被围困,已经缺粮多日,李广利命令假司马赵充国(汉朝在官职前有个“假”字,实意为“代理”。)率数百名勇士组成敢死队冲锋突破重围,李广利率汉大军紧随其后冲杀出。突围后,李广利军队仅剩万余人,赵充国身受创伤二十余处。汉武帝接到奏报不相信,亲自往行在召赵充国前来验伤。汉武帝大为惊叹,赞其勇悍,晋升为中郎。主帅李广利将军功过相抵,不给予奖赏。
七月,路博德与公孙敖出兵,一路前行至涿邪山。到了指定会合地点,未遇匈奴兵。原地停留等待战机,准备接敌交战。经数十日等待不见匈奴兵到来,粮草将尽,两位将军只好率军队返回。
九月,李陵率五千荆楚兵卒从居延的遮虏障出发,一路未遇匈奴兵。但是他却纵兵沿途洗劫,直至浚稽山。到了汉武帝指定地点,仍未遇见匈奴军队。他把沿途山川地形绘画成册,命令部属陈步乐飞骑送回国,向汉武帝献地图册及谎报战绩。自己与军队暂时留下作休整。陈步乐飞骑回京,谎报战绩。汉武帝很高兴,马上嘉奖陈步乐,晋升他为郎。就在李陵准备班师,单于亲率三万余骑兵突然出现,把李陵团团包围住。为了撤退行动方便,李陵下令把掠劫的全部财宝埋于地下作上标记,以便将来取回。然后凭借山势地形作战,边打边南撤。
南撤到距边塞遮虏障还有百余里处,校尉成安侯韩延年战死,李陵见大势已去,急忙投降保命。四百余名不愿投降的荆楚步卒浴血拼杀,成功突围返回。其讽刺意义太大了,教军士必须“不成功,则成仁”的教官,自己先投降了。他的学生们却忠实地执行“不成功,则成仁”的教训,冲杀出重围。汉武帝亲自接见四百余名突围的荆楚步卒,给予赏赐。陈步乐见谎报战绩被戳穿,自知死罪。因家穷,无钱赎罪而自杀。保荐人司马迁被抓入狱,被定为死罪。司马迁交钱赎罪,改为宫刑。李陵家人也被抓捕收监。由此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特意把李广、李敢、李陵一家描写成是遭受汉武帝逼迫陷害的英雄,来为自己洗刷清白。这场天山战役,路博德与公孙敖这一路军队之所以不能遇敌作战,最大可能性是匈奴事先侦察得知,为保存实力,有意避其锋芒,不与这路汉军接触交战。李陵狂妄自大,纵兵一路劫掠,过早曝露出实际兵力。让匈奴选定李陵第三路汉军,作为重点消灭对象。招致汉武帝苦心经营作战方案未能实现,李陵也不能成为大汉英雄,反而成了投降者。
公元前97年,汉武帝再度兴兵伐匈奴。由海西侯李广利统领骑兵六万,步兵七万人由朔方(今内蒙乌拉特旗东南)北上,强弩都尉路博德率万余人与李广利会合;游击将军韩说率步兵三万人出五原(今内蒙包头西北)北上;汉武帝还幻想李陵不会投降,认为他是个“不成功,则成仁”的人物。特别指定因杅将军公孙敖率骑兵一万,步兵三万出雁门关(今山西右玉)北上,专门营救李陵。匈奴预先获得情报,发动坚壁清野,把物资及老幼全部向后北撤,至余吾水北岸。单于亲自领兵十万在南岸迎战李广利军队。经十余日艰苦博斗,胜负难分,双方都无法占对方便宜。粮草将尽,李广利只好撤军返回。
游击将军韩说一路北上,无所收获,只得引军撤回。因杅将军公孙敖这路大军未能寻得李陵。由俘虏口中得知,李陵已投降,还帮匈奴练兵抗击汉军。加之与左贤王军队作战不利,公孙敖领兵带着俘虏撤回,把俘虏交汉武帝去审。审知李陵确实已经投降,帮助匈奴练兵,教匈奴如何抵御汉军。汉武帝即下令斩杀李陵全部家人。不久,匈奴单于把女儿嫁给李陵为妻,封为右校王。
其实,汉武帝对待两个李家都不薄。优伶的李家,汉武帝在李夫人死后,李夫人的三兄弟,李延年及李季两兄弟已经触法犯罪被斩后,惟有李广利还循规蹈矩在羽林军校学习。为此汉武帝启用李广利,给他建功立业机会,因二次征伐大宛而封侯。
将门的李家,四代人为将官。先祖李信是秦朝将官,因成功追杀燕国太子丹,为秦始皇报荆柯一剑之仇名扬天下。爷爷李广是汉文帝、汉景帝及汉武帝的三朝老警卫员。因被匈奴俘虏又成功逃回,被戏称为“飞将军”。汉武帝对他更是用心良苦,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他建功立业机会。可却因延误军期,自杀身亡。叔父李敢追随霍去病将军,远程突袭匈奴立有战功,一战封侯。因李广自杀,李敢跑到卫青将军府讨说法,把卫青暴打得鼻青脸肿。霍去病一怒之下,把李敢军法处决射杀死。作为上级主管军官的霍去病对自己部将李敢,触犯军规,暴打最高军事统帅,是有权按军法处决。应该明确,霍去病的突击队是有比其它汉军更加严厉军纪,下级殴打上级必死无疑。否则,突击队就无法做到,一次又一次悄无声息地远程突袭匈奴首脑机关成功。为了保住李家面子,要把李当户(李广大儿子,早死,汉武帝儿时玩伴)的遗腹子李陵收养于羽林军校。如果公开让叔父李敢背着违反军纪被处决罪名。爷爷李广也是违反军令自杀。李陵作为罪犯份子家属,就没有资格进入羽林军校。汉武帝就对外声称:“李敢是被鹿角刺死。”
在羽林军校,李陵确属一个可栽培好苗子,很快成了军校中出类拔萃优等生。几年后又成为优秀教官,汉武帝破格提拔为骑都尉。破格提拔,更引起老将军路博德对他不满,老将军的强弩都尉是靠在战场,一场又一场血战得到。李陵尚未打过仗,靠着磨嘴皮,也挂上一个与自己平级的骑都尉。因此,路博德瞧不起这种“纸上谈兵”的军官,认为与其为伍是耻辱,而拒绝接应他。天山战役前,尽管汉武帝为李陵特意精心布置可“以少胜多”的建功立业机会。可惜偏偏命运作弄人,他无法为大汉而战,建功立业;反而投降敌人。汉武帝太爱他,却又不愿面对现实。自作多情组织一支四万人营救部队,专门营救李陵。结果李陵没被救回来,反为李陵家人招来杀身之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