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没有婆婆的好
(2018-04-15 00:07:01)分类: 英伦生活 |
看了一部电影《爱玛》,就是简奥斯汀的作品之一,一直都很喜爱她的书籍,家里藏了她的作品集,一千多页是她人生的七部作品集,每次翻看看看都会觉得特别珍贵,不仅是文字醇厚而且插图精美,摸上去是厚重的历史感。我喜欢她的《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看了很多评论,很多评论家认为《爱玛》才是她最好的作品,这部电影是BBC二十二前拍的,女主角的名字我永远说不明白,就是蝙蝠侠的前女友,COLDPLAY CHRIS MARTIN的前妻主演的,好像她的每部作品都异曲同工,都讲到金钱爱情社会等级和婚姻的关系,就像我前面写过的《项链》一样,十八世纪的社会主题在今天愈演愈烈,所以经典的魅力就这这么久远,因为人都不懂得醒悟。
看完立刻和闺蜜分享,我们读高中的时候,她先读的简奥斯汀的作品,就记得她看《傲慢与偏见》的时候,一直念叨达西先生,以后每次我看到她的作品就会想到闺蜜,去年回国我特别挑了一本特别精美的英文版本给她,跟她说得兴高采烈,说这部电影有多好看,结尾有多感动,她直接回我不要给我说这些,我现在过得是油腻中年妇女的生活,一下子好像被泼了冷水,她说她现在只想好好挣钱,她希望很快能自己买车买房,天天被公婆抱怨啃老,结婚快十年没有攒钱,我当时就觉得婆婆真的太过分了,我知道她和先生都是那种勤勤恳恳的上班族,不仅上班还开店,简直节假日不休的那种,她说有时候真的累到怀疑人生,而且不想上班不想看娃,特别浮躁,什么都做不了,可是每天都很焦虑。
无独有偶,阳光明媚的今天,我和另外一个高中闺蜜也聊天,看她发了一个抱怨中国妇女苦大仇深的帖子,我就劝她少看这类的文章,中国妇女今天的辛苦是有历史渊源,而且和我们的文化息息相关的,不是吐槽就能改变这个社会这些男人,没等我说完,她就开始跟我哭诉她现在的婚姻状态,和婆婆老死不相往来,和先生陷入婚姻困境,而且不怕我笑话,已经开始动手,而且离婚也有几次冲动了,她先生这两年来已经早出晚归,基本上无交流,夫妻之间好像陌生人,我只能好好劝他们,要不然日子还要不要过了,这孩子都生两个了,有时候我真的想不清楚,当初那么苦,生不了娃,费尽周折终于儿女双全,苦尽甘来却弄得鸡飞狗跳,谁给的精力啊!
话说婆婆,我是那种没有婆婆的天命,我总想有个婆婆,就像妈妈那样对我,结果我这想法一说出口,周围的妈妈们集体说,我真是想得太多了,婆婆能跟妈一样吗?然后就一一讲述她们和公婆之间的各种奇葩事,简直就是家庭闹剧,令人啼笑皆非,有的婆婆把儿子变坏怪到媳妇身上,对媳妇的喜好做评论,媳妇买东西扔掉标签都要翻垃圾桶的,还有香港公婆歧视大陆媳妇的,我听了也是瞠目结舌大开眼界,有时候我觉得嫁到英国还是中国家庭的,其实也和生活在中国没有太多的变化,因为还是中国观念啊,看来我是全都想得太好了,有公婆带孩子,做饭,操心家里,根本没想过这种生活里错综复杂的关系,好的很少,大部分一地鸡毛天下不平。
想来还是没婆婆的好,我和大卫的妈妈素未谋面,可是也看得出她也是个懂得生活的人,那种年代穿着白色长靴,一副风华正茂的优雅和知性,英国这里的老年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家人之间也是保持距离,我逐渐的体会出这种相处方式的好处,即使再亲近也是有界限的,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空间,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外国人比较冷漠,可是亲近也不见得真的就好,我们中国人的家庭都是太亲近了,老人就要带孙子,否则儿子媳妇无法上班,上不了班就没法生活,说白了就是啃老,老人有恩与子女,自然要指手画脚,哪有占了便宜又卖乖的好事,所以一家人一台戏也算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因此婆媳之间的关系,女婿丈母娘的恩仇那就是书剑恩仇录一下的江湖了。
想到高中时候,我们几个聚在一起读书,那时候就想将来要过不一样的生活,大学毕业,我没有选择回去,想想要重复父辈的生活,心里很恐惧也很厌倦,今年正好大学毕业十年,果然过上了曾经最看不起最不想过的日子,那种一眼看到底的人生和生活,每次听到闺蜜们说为了儿子女儿老人奋斗,我都立刻心脏衰竭的错觉,三十出头别人一说油腻就真油腻,别人一说同龄人抛弃就真被抛弃,我简直怀疑我们是不是都读了一个假大学,怎么连基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都没有?别人赚一个亿你是不是都应该在地球上消失?真听韩寒的鬼话,那我们都不该出生,因为我们爷爷早都被李嘉诚抛弃,我讨厌的不是你们这么辛苦却还很心苦,我讨厌的是你们就这么上社会的当,慢慢的被这一锅开水煮走所有的自我追求,时间的洪流真的就冲走一切吗?我们曾经一起说过的话,一起做过的梦呢?为这为那你们累不累?为自己怎么了,我认为能做到为自己就很伟大了,在这个黑暗笼罩的世界,这个想法一点不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