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理发师的谈话

(2016-02-21 00:38:09)
分类: 英伦生活
不久前看到BBC 新闻说,理发师在英国有心理理疗师的作用,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愿意和自己的理发师倾吐心声,节目还采访了很多持有同样认同的人,他们都觉得在理发店里可以好好的牢骚一下生活里的不顺。初来英国的时候,我到处剪头发,以前在国内想理发的时候,随便找家店都可以染个酒红色的颜色,或者垫发根,几乎所有的店都有这样的设备,在英国可是完全不一样,每次去不同的店跟他们说要BOB发型,一出来都想把理发师给爆扁一顿,清一色老华侨的老式头发,有的理发师还很负责,剪一个多小时,第二天一起床立刻没型,有的直接半小时理完,出门风一吹就已经看不出刚剪的,无奈的是,我从小到大都是清汤挂面头,头发一长我人就抓狂,即使有人跟我说长发多变,我已经等不到它长长的时候。

大概三年前,我的法国好友给我推荐了一个市中心的私人发廊,我从此就再也不愁理发的事情。第一次的时候,我还是抱有尝试的态度,理发师是马拉西亚的华侨,他可以讲普通话广东话和英文,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我知道他是中国华裔后,还专门让大卫打印出几张陈鲁豫的图片,拿给他说这就是我要的发型,他看了之后说我认识这位主持人,随后开始动剪子,我第一次在英国有点遇到知音的感觉,就是终于有人知道打薄的意思,他一边聊天一边剪头发,从我们的聊天里知道,他曾经在伦敦工作过很多年,每天剪几十个发型,从他的技艺看来确实不虚吹,发廊很简陋,基本的设施到都有,感觉很像中国的一家小店,还有音箱,放的都是中国的歌曲,第一次剪完后,大卫一看非常满意,价格也比一般的发廊便宜,二十英镑,大卫说要给小费,实在太好看了,给了五镑的小费,就这样我从此就成为他的固定客户。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很多我认识的朋友都是他的客户,大家一说理发都知道他,他说他从来不打广告,主要靠客人的口头传播,只要喜欢就有客人联系,生意很不错,其他的我倒没发现,我比较欣赏的一点就是他享受他的工作,他很少有急着剪完一个,然后腾出时间给下个客人,所以我每次去都很满意。认识久了,我也对他有更多的了解,他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靠着这门技艺去过很多地方,最后在英国留下来,现在结婚生了两个孩子,他是个虔诚的基督徒,每周日都去礼拜,有次在中文学校庆祝新年晚会,我居然遇到他,他是摄影师,他说这是他的爱好,好像还承接了些摄影的工作,我比较羡慕他有一技之长,因为这精湛的记忆,他可以选择自己的工作时间,而且选择把他做好,他说每次理发就好像一次艺术创作,看到客人满意,他就觉得很成功,不满意下次争取让他满意,也好好思考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昨天终于有预约到理发,还是早上十点,大卫带着孩子送我去了那里,我一般就需要一个小时。进门后,看到他正在播放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的节目,里面都是张信哲的表演,他笑着说认识吧?我说当然啊,他都变成大叔了,在给我理发的时候,我好像在多年后再次听到《爱如潮水》,《过火》,《信仰》等等歌曲,一下子就把我带回到初中的日子,和我最好的朋友躺在她的闺房里听卡带,他也说《过火》这首歌曲让他想到初恋女友,然后我们边听边谈英国的政治,他的生活,还有他的客人的故事,聊着聊着我忽然想到为什么人会在这里放松的原因,大概在这里不用太担心什么,会感受到对方认真听你讲话,你可以什么都说,也可以什么都不说,就在这样的轻松的氛围里,不知不觉已经一个多小时,大卫在楼下敲门,他说还要十分钟,认认真真的帮我洗头,喷发胶,一点点的理出发型,不慌不忙,及其认真,然后说完了,我付钱说满意,然后出门他说要看妹妹,一脸父爱的温柔说,长得真的很好看,没想到妹妹看了我一眼,看了他一眼大哭起来,既不认识他,好像也不认识我了,上了车我说话,才破涕为笑,第二天早上故伎重演,要抓头发的时候,才知道太短揪不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