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过怎样的生活
(2015-11-09 05:35:58)
标签:
情感 |
分类: 英伦生活 |
妹妹初来乍到已经大概半年了,在这半年里我成了无业游民,整日无所事事,终于有了时间联络友谊。当时很愤青的选择大卫,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一路还是被人瞧不起的,我记得我离开的时候,我一位好朋友的妈妈就说:你们几个里面,人家A最好了,公婆家境殷实有靠头,老公有好工作,出入都有人抬举,然后问我是说:大卫的工作好不好?有没有房子?最难的丈母娘啊,我心里又自卑又鄙视,这么势利的人怎么到处都是啊?而且我又不是冲着这些东西才要嫁给大卫的。有人说得不到才是最好,即便现在我还是想象假如我真的没有来英国,待在故乡又是怎样的一种生活?那时候我就说我不要一种一眼就看到头的生活,那么一个利欲熏心的小县城,到处都是欺诈和欺负人的人和事,朋友圈里偶尔有人就说,你看你真没良心,你爸妈供养你这么大,怎么说走就走那么远?说着无心也好意,可是在我心里还是很在意一阵子,难道我就没想过这些问题吗?当年找个工作不花钱不找人能找到吗?而工作决定婚姻,显而易见,我想说的是我就是有野心,我就是相信自己能力,我就觉得人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我现在的生活没有什么超脱的地方,可是都是我按自己的意愿活着,最难过的是,在父母面前却过得心灰意冷,郁郁不得志才是最难受的,既委屈自己也为难父母。
A一直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初中高中大学到她结婚生子,一路都是我们相伴的,她的家庭一般,天赋一般,就是一副不急不躁的样子,她读书不行考试可以,谈恋爱一般嫁人倒还可以,工作人家也是不上班一样可以拿钱,就好像什么好事都有她的一份,我来英国四年忙着融入自己的生活,在我临走之前,她说嫁给大卫这样的人她才不愿意呢?这句话对我来说就好像是决裂一样,不过都是县城的人,和我法国回来大开眼界的人来说还是有一段距离,我西安的闺蜜和大学同学从始至终都是支持和祝福,他们觉得我的选择绝对正常,符合我的性格和处事风格,所以我这么几年来我们之间就有这样一道过不去的隔阂,知道最近,我们高中同学有个群,遇到了当年一个班的风头人物,大概就是B,C和我,我算是里面最农村的,其他两个都是县城的女孩,B大学海南读的,毕业搞房地产销售,最近半年去美国,用时下的话说就是:世界这么大,人家想看看,C是最清高最有手腕的,当年读书的时候男朋友一个个的换,现在结婚了,嫁了一个可以呼风唤雨的人,在某个高校教英语,我当时留言这大专毕业就教大专,也太得瑟了吧!A看了就留了一句话:女人啊女人,什么时候了还这么争风吃醋,你已经很棒了,还有什么好争的?
我没有羡慕谁的生活,或者说在我周围没有谁值得我特别的羡慕,我好像特别没有闲工夫就做别人生活的看客,我觉得我的生活里有很多值得去做的事和花时间照顾和爱护的人,所以当看到这句留言的时候,我还是心动了一下,什么时候她的态度开始转变了?我觉得那个隔阂一下子就不再了,某天我们深聊我才跟她说起那个同学妈妈和她告别时说的话,她说只要你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就好了,我当时真的没想太多,在咱们这个地方生活得久了,才知道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是真的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还纳闷了,细细聊来,她说她和她老公结婚六七年了,一直两地生活,最近终于可以调回去可是要花一大笔钱,给女儿转学又是钱,各种人情礼节还是钱,最简答的就是回婆家一路过桥费就是两百块,处处都是钱,虽然他们夫妻二人工作,可是手头很紧,什么都不敢买,工资涨的速度哪有物价快等等的诉苦。生活的压力哪里都有,英国更是不小,可是要看每个人怎么生活了,我们在英国是最普通的家庭,不管从哪方面来说,绝对没有同学们所想的那么富裕,每次小学同学问了大卫的名字后,都以为我嫁给了大卫卡梅隆而不是尼克松,我要是首相夫人还有时间理你们,只要人尚有气息,就要为生活买单,只不过我更在乎生活里可以享受的部分,而不是油烟味。
前两天二姐发信息给我说终于买了房子,姐姐结婚十多年了婚姻起起伏伏,有时候我真的不得不佩服,她在婚姻里的忍耐度,国内的人不是势利吗?我姐姐倒是一点没有,用国内人的话说不挣钱的男人还是什么男人,而我那姐夫倒真是这类人,我二姐一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她真的演绎了什么是婚姻誓言里说的,不管贫穷或者富贵,都不离不弃,不管别人怎么规劝,又或者她有什么想法,都选择了忠贞于她的选择,辛辛苦苦攒钱终于要买房子了,我心里为他们高兴,大姐也是一间房子住了十几年终于有了房子,他们都是奋斗型的,一套房子真的在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是一些人一辈子的中级目标,姐姐很着急的说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变化,要交二十万,还在建设中,万一老板跑了,万一豆腐渣工程,这心操的可不是一般的多,我听着都为他们捏一把汗,有时候想想他们的不易,在英国就算是辛苦点也没有什么,最起码我们不是鱼肉,不会任人宰割,也不羡慕或者对比什么,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私生活,每次我读了好书都要推荐或者说说读后感,我的那帮同学就留言说
,以后就不提了,我们自打毕业就不读书了,这还是真的,国内的娱乐活动太多了,都不用太动脑筋,读书不如玩手机,无聊也很消磨时间。是什么时候,我们单纯的快乐就完全没有了,好友A最喜欢《傲慢与偏见》,我现在每次一看到就给她看不同版本,可惜她已经不读了。
要过怎样一种生活呢?以前我总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自我大于一切,而今为人妻为人母,我才发现责任是随着时间增长逐渐感受的,随着各种角色的增多,我发现生活其实就是一种选择,内容可以很多,日子可以过得很精致,可是也容易拖沓,尤其是各种诱惑的充斥,可以把握的很有限。英国是个理想国,虽然他有种种的弊端,可是最起码很舒服,人文素养和生活环境都不错,我和大卫的婚姻走到今天,尊重是基础,信任是前提,我们好像都没有怀疑未来,有了妹妹后更加要为她创造好的生活环境,我对自己将来的工作还是若即若离,办法也想了一堆,可是还是没结果,每次想到回麦当劳工作,就觉得整了一圈又回到原点,现实是我基本上主业要做全职妈妈,副业才兼职,为了的三年做好妈妈已经不易,工作的事只能往后推,每天晚上我们三个欢声笑语,妹妹的变化我朝夕相对都可以看的明显,就觉得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以前有环游世界的理想,有了孩子才知道她就是我的全世界,世界的风景都不再那么吸引我了。十一月重回图书馆,谢谢爱读书的博友们留言,看到大家读我推荐的书,对了我来说,是写字之外的另一种乐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光是我说一本书的好不管用,大家读了才是真的享受,慢慢的做回读书的女子,我在这样的鼓励下更要严规自己,其实我还是说生活可以活色生香,只要肯付出点努力,培养好的习惯,总可以在这日复一日的生活尘埃里,让心里开出花来。
前一篇:秋去冬来-你是我暖心的小棉袄
后一篇:每个人都应该有最佳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