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牛津:另一个长周末的出行

标签:
杂谈 |
分类: 英伦生活 |
在英国每年都有好几个银行假期(BANK HOLIDAY),每逢这样的日子,我们都可以有个长周末,以前不觉得,现在感觉周一不上班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而且周二上班之后就发现这一个星期过得非常快。天气预报说周一天气特别好,周末大卫上班周一休息,问我要不要去哪里玩,我想好了要去牛津。上次去牛津已经是两年前了,当然因为要办居留签证,行色匆匆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牛津,不走运的是,停车听错地方还被罚了四十英镑,一下子对牛津的印象特别的差,剑桥和牛津就好像两个读书人的圣地,去了剑桥,好像还是想再去牛津探个究竟。
牛津和剑桥离我们住的城市都差不多一个小时,大卫比较精明,说是设个七点的闹钟,我多睡了十几分钟起床泡咖啡,一看闹钟才只是六点四十五,真恨不得上楼一脚把他踢下床,不过早起也有早起的好处,我借用这多出来的几十分钟,早早的记录下要去的地方,这还真是第一次这么细细的准备,也许是因为上次的教训,总觉得好像知道的地方太少,对牛津这地方没有什么了解,其实前两天就在看这些信息了:牛津市从公元7世纪已有人在那里居住。到公元912年,它已成为英格兰的一个要地。“津”意为渡口,泰晤士河流和柴威尔河在此会合,当时河水不深,用牛拉车即可涉水而过,牛津由此得名。两地河流依然,原来的桥和牛车涉水过河的痕迹早已消失,但牛津桥却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来访者和游客。
五月的牛津是非常的美的,有了这次的教训,我们这次学着去剑桥的方式:PARK AND RIDE,把车停到郊外,坐公交车去,非常的方便省心,一下公交车就看到了卡法斯塔,这个在市中心标志,据说里面有九十九层阶梯,想到一天的行程,我们还是溜了。这次去的重头戏第一站就是基督教会学院,大概是最有名的集教会和学院一体的建筑,也是为数不多要收门票的地方:每人八英镑,不过进去看了之后就知道很值得,里面最吸引人的就是七世纪的圆顶,哈利波特电影聚餐的圆形,圣凯瑟琳窗户,爱丽丝奇遇记的原型,还有很平和的教会,当然还有圆场。第二站就是我一直要去的牛津大学出版社,也是书店,设计非常的实际实用,在里面买到了一本牛津大学汉英词典,算是纪念。
下午吃了午饭之后,我们还看了RADCLIFFE CAMERA,Bodleian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圣母教堂,叹息桥,众多的学院,已经是筋疲力尽了,这次真到牛津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地方和学院,还有很多的地方要看,于是决定去两个地方:皮特利弗斯博物馆(Pitt Rivers Museum)和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原因是这两个馆是馆中馆,不用多走路,我其实对自然非常的讨厌,不过这次我真是大开眼界,太多的单词不认识,太多的故事需要了解,太多的探索和发现。
一句话来总结我的这次牛津行:牛津大学和牛津城值得每一个瞻仰他的人造访,而且一定不虚此行。
市中心的卡尔法斯塔。
市中心的一些商业建筑,都这么的美。
一个非常有名古老的酒吧。
牛津大学博物馆,可惜今天不对外开放。
上次来办签证的邮局,好像已经迁移了。
基督学院教会的一角。
每次都要摸摸这墙,比起人类来,这些石头活得更久。
进入基督教会学院的大门。
立刻就觉得这风景能上明信片了,我们在明信片上看到的不就是这样吗?
大卫很得意说这张照片该让我妈妈看看。
我也来给他拍一张,装酷啊!
上次没发现这小路上的风景都有人专心呵护。
一只鸭子引发的无数遐想和随拍。
继续发拍给我妈的照片。
路人甲乙丙丁给拍的一张合照。
基督教会学院的正门,应该还是侧面。
进入学院了。
真是古老啊。
画中画,看不够,拍不完。
橄榄树。
这个圆形的水塔有典故:翻译一下:橄榄树页可以治愈国家疾病。
水塔上写满了不知道是不是拉丁文。
看得是七世纪的圆顶。
牛津大学的用餐大厅。
哈利波特电影里用餐地点的圆形。
圆场。
教会正堂。窗上的画都是源自基督故事。
市中心的街道。
牛津大学出版社,真是太有内容了,我绝对的喜欢!
翻出一本关于牛津大学历史的图书。
买了一本词典做纪念。
继续行走,这个叫做圣母教堂的部分。
另外一个学院。
Radcliffe Camera.牛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多拍两张。
街道的风景。
Bodleian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
叹息桥。
皮特利弗斯博物馆(Pitt Rivers Museum)和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