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作一年整


分类: 英伦生活 |
算算时间,我在英国工作已经一年,一年里有很多的感触,因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英国,我觉得我都是做最底层,所以有很多的认识,心里一直抱怨,为什么我还没高升,我都已经快三十了,但是从这一年来看,我坚信的一句话: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天上不会掉馅饼,以前我一直埋怨生活,埋怨工作,总觉得自己的位置可以更好,现在我的心态基本平衡,因为太多的例子告诉我,罗马不是一日落成的,没有基础的建设,是不会有高层的形成。再说,我对工作的认识比以前更多,工作是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同事的认同,快乐的共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给我们生活的本钱,快乐也是本钱之一。
先说说我在国内的工作经历,在国内,我觉得老板就是一切的权威,至少我所接触到就是这样,他们对员工的太多是命令,而不是请求,同事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但是有时候也有勾心斗角,我所干过的翻译,主播和导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而且休息的时间也不定,忙起来可以二十几天一个月,没有休息时间,挣的钱也是最基本的,我大学刚毕业的第一份翻译工作,从八百到一千二,第二份到三千,主播的时候更少,而导游在北京干的,加上我晚上的一份法语兼职,一个月也有一万多的收入,但是那样的生活真的只有工作,心里是非常厌烦的,而且没有一份工作是有五险一金的。在国内的工作经历都很短暂,因为那时候不知道自己要去往哪里。
到了英国结婚成家,尘埃落定,心里就想着稳稳当当的做事,出门工作不仅是争取自身的经济独立,更是要跟这个世界联通,和英国这个社会沟通。从一开始的处处碰壁,到现在的小平静,都经历了一个过程,虽然只有一年,但是这一年带给我很多的自信,我想是因为从底层做起,所以更有资本说可以干到高处。在这一年里,我基本上主要的工作在麦当劳,这个工作是全职的,但是只有最基本的收入,一个月大概就是一千多磅左右,因为开始助教的学习,找到了另外一个兼职中文老师,没有什么挣钱的想法,但是这个是有津贴的,每月都不等,平均也有个七十磅,但是都是税前的,还找到一个给自己时间的义工,是无偿的,但是很喜欢,在附近一家学校做图书管理,了解到一些知名的儿童作家,和小学的一些工作。
在英国工作一年的感受是,职位不分贵贱,都能得到尊重,不管你做什么工作,都要扣税,以前不懂得,为什么要交税和医疗,自从大卫病了一场,到医院从头到尾一分钱都没花,我才知道这是多么有益,当然大卫说这不是白看病,这就你交了税和医疗之后,应该享受的待遇,现在心里也基本的平衡,我想如果我们国家有这样的体制,那么国民一定愿意上税和交医疗的,也就不用养儿防老了。在工作的一年里,同事们给我很多的鼓励,每次都能笑话一大堆,老板昨天还跟我握手,说恭喜要做小经理了,继续努力,涨了点工资就开心的不得了,工作现在对我来说,是一种谋生的方式,当然也很快乐的,我没想过长远的,因为心里有别的打算,但是能做好的目前的,就很好了。
在英国的生活消费是非常高的,吃穿住行没一个钱字怎么了的,我基本上都不知道要交哪些单子,一项项的列下来,真是亚历山大,我想每个家庭都是一样的,到现在大卫也是负责家里所有的开销,除了食物之外,我想交税可能就使得贫富差距不那么的大,挣得的钱支付所有的开销之外,几乎是所剩无几了,还好是两个人生活,两个人工作,加起来还有点结余,基本上钱还没到口袋就知道怎么消费了,我觉得人不能事无巨细了,要不然要死太多脑细胞的,该花的花,该省的省,既不能做月光族,也不能做吝啬鬼,要不然生活就太没趣,忘掉生活里的琐碎吧,享受她的细节的美好,只要差不多就好了,虽然说生活在世上,谁都世俗,但是世俗之外,总能有些超脱吧。
我从来没想为钱活着,只上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可以旅行,现在最期待就是回国的这场旅行,当然明年还想去欧洲的国家,意大利活着瑞士,总是觉得读书,工作和旅行是最理想的生活,但是还在寻找和发现自己种,还没有想到自己最后想要的是什么,继续矛盾,也继续追寻,想到张爱玲那句话: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长满了虱子,除了华丽的,每个人心里都有无数群魔乱舞。
第一次做的烩麻什,虽然样子不标准,味道还不错,最适合冬天吃,暖烘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