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辫子歪歪Doria
辫子歪歪Dori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75
  • 关注人气:5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匆匆那年:去你的老梗!中国青春电影五宗罪

(2014-12-05 23:18:23)
标签:

娱乐

匆匆那年

电影

青春片

分类: 『小煮光影』

http://s5/mw690/001XI7F3gy6O9CPoFFi94&690

不知怎么的,我就成了青春片的死忠,于是从原著到电视剧,从电视剧再到电影,这部《匆匆那年》让我朝思暮想了很久终于上映。可是,看完不觉对我钟爱的青春片一声叹息,中国青春电影,我还能爱你多久呢?细数影片里令我审美疲劳的老梗,列为如下五点。

 

罪状1:屡试不爽的阳光和树叶

明媚的阳光穿透清新的树叶,这样的景色的确充满少女情怀。他出现在《蓝色大门》时,我的确觉得清新。他出现在《致青春》的片头,我仍然觉得满心美好,但是当他像老牛反刍一般出现在《匆匆那年》,真的够了!诚然,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绿色暗合了人生最美好的年纪,象征着与之一般纯粹的少年往事,但他实在不该是青春片的标配。

 

罪状2:青不青春看大海

多年前,一部情节口碑影响力皆一般的电影《那年夏天的浪声》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他对大海运用得那般登峰造极,两个少女的故事从头到尾都在海边发生。连蕾丝边很浓的告白也隐晦地用海浪做比:人的感情有很多种,就像海浪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少女穿着拘谨的校服,一脸纯真又懵懂地奔跑在沙滩,那画面真的很美。后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少年们也去大海边释放高考后的青春,因为切合故事发生城市环境和剧情需要,显得毫无违和感,《九降风》《他们在毕业的前一天爆炸》都出现了大海嬉戏的场景。浪漫与肆意的沙滩大海,本来也与青春片的基调吻合,《匆匆那年》的导演大概深谙这个道理,于是21世纪初,4个小伙伴无缘故地奔跑在大海边,实在是有些无厘头。

 

罪状3:硬生生飘过的历史大事件

一群人的青春故事自然无法渗透一个时代的烙印,于是在很多青春片里,时代中的大事件以简单粗暴地形式突兀地出现在原本就不甚流畅的剧情里。申奥成功,抗议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在近期电影《同桌的你》《匆匆那年》中皆出现,无不是少男少女本来还沉溺在小情小爱里,忽然看到一台电视,忽然就为之振奋。幻灯片式的将大事件从荧幕中闪过,这样真的好吗?

 

罪状4:乱入的80后回忆物件

小虎队的磁带、还珠格格的电视剧、灌篮高手、新白娘子传奇、后街男孩......80后集体记忆里这些物件反复出现在青春片里,有时候刻意地真想给导演鞠个躬,真心太不容易,找出那么多元素,寻思着如何安插进情节里。在这点上,微电影《老男孩》却处理得很真挚,从头到尾就在说老男孩的梦,关于迈克尔杰克逊的青春,没有生搬硬套的不适感。


罪状5:无休止的逆光慢镜头

《匆匆那年》的开头充斥太多的逆光慢镜头,方茴学生装走在阳光里,陈寻看着方茴覆着单薄衣衫,在一笔一划写着黑板报的样子......推想这样的处理也许是为了营造初恋的感觉吧,只是用的太多实在是让人一眼看破目的,有点过犹不及。

 

单说说电影《匆匆那年》吧,郑凯的演技可圈可点,陈赫怎么演都是曾小贤,两位昔日的大学舍友绝对是这部电影笑点所在,虽然倪妮演方茴被很多人不接受,但我却认为她和原著很接近。魏晨的台词功底和演技让乔燃彻底沦为酱油君,远比不上电视剧版《匆匆那年》里的小暖男白敬亭。

青春是美好的,有无暇的脸庞,轻盈的身体,简单的心事,幼稚的冲动和热血。因为少年们还学不会成人世界的伪装和游戏,所以在幼稚里莽撞、横冲直撞,认识一样幼稚的朋友,在彼此的青春里嚣张,拥有共同的玩笑和秘密,所以青春里的友情爱情,和自己都是纯真的。赞同《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一句话,人是会美化回忆的,无限地美化。上述的所有使得青春片很多时候成了个人怀旧情结的寄托,和集体回忆的重温。所以去年新晋导演赵薇选择从青春题材下手无疑是聪明的。但如果一味找元素、拼凑事件点,模式化地堆砌故事,即使是最多情的怀旧者,也终于会疲倦。

 

电影版《匆匆那年》甚至在情节的铺垫上远远不及剧版,陈寻与方茴的大学里的矛盾冲突并未凸显,沈晓棠走进陈寻的“步子”太急躁了,直接导致原本应该是情绪爆发点的高潮都显得温吞,难以引起观众共鸣。

 

青春电影往往悲情结局,迷茫不解,冲动,心智尚未成熟的青春注定是充满遗憾的。所以成功的青春电影往往是遗憾的,而这遗憾也是注定的,由青春的特性决定。《情书》里羞涩内向少年被时光掩埋的暗恋,《那些年》里不解少女心,成熟度太低的柯景腾,《独自等待》里悄悄长大,情感无法诉说的李静......他们都是青春里最纯真的孩子。依照这个定论,陈寻这个心机男“巧取豪夺”的爱情,和因为性格不合导致的变心,方茴近乎病态的报复都实在是不讨喜。

 

或许是爱之深责之切,叨叨了许多,不得不说的真相是,这部电影我还是流泪了。

可是青春电影就是这样讨巧,不论你拍得多烂,总有人流泪,但原因只是电影里的某个片段甚至某句话触动了回忆,实在与电影的优劣无关。让我又爱又恨的中国青春片,希望电影人可以为你掏出一点诚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