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谱实录集》从名甲山兴起的鞍山钟氏家族

(2023-12-01 16:44:33)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北纬1°

稿件来源: 鞍山文明网发布时间: 2016-06-03编辑: 冯智鸿

  

http://lnas.wenming.cn/8/201606/W020160603291508318614.jpg

鞍山钟姓名甲山支派十二世钟连良

  时代更迭,社会变革,都未曾阻止人们寻根溯源的脚步,在被人口迁徙大潮席卷的今天,每个人都有成为游子的可能。家,是归宿。每一部家谱,都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让你成为一个有出处,回得去家乡的人,让生命在家族中得以递延。本版开设“家谱故事”栏目,为您讲述一个个关于“根”的故事,也希望您能把自己家族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300多年前,闯关东的浪潮席卷山东。来自山东青州的农民钟国福只身一人乘船离开家乡,开拓出一条钟氏家族的闯关东之路。一个“闯”字,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也造就了他们的性格。当时光渐渐冲淡这段历史时,一部《辽宁钟姓族谱》,将钟家后人尘封的记忆重新唤醒。

  钟国福的后代如今生活怎样?是否和电视剧《闯关东》主角朱开山一样智勇双全……记者走进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钟连良家里,听他讲述老钟家“闯关东”的故事。

  公元1651年,也就是大清王朝的顺治八年,山东青州府的钟国福,在家乡生活艰难,听人说起东北地广人稀,可以去闯荡闯荡,于是凑了一笔路费,准备从海路前往关外。

  也许300多年前的钟国福并不知道出海所面临的将是一场生死冒险——在那个不依靠机械设备,没有导航定位的年代,大海会随时随地把船掀翻,钟国福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船老大多年的航海经验。据有关资料显示,自清朝入关起,有不少乘船“闯关东”的人,由于海风的变化,漂流到了朝鲜、日本等地;至于覆舟于海上者,更是难以计数。但是命大的钟国福平安抵达了当时的旅顺口。

  钟国福随着众多闯关东的同乡一路往北寻找肥沃的土地,最后落户在海城腾鳌镇名甲山村。那时的名甲山村,甚至算不上一个村落,只有一户居民住在那里。钟国福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开荒、种地、开枝散叶。这里渐渐繁荣起来,不断有新的生命诞生,不断有新的土地被开垦,同时也不断有外姓人加入进来。钟国福闯关东来到腾鳌镇名甲山村后,这里就成了鞍山钟姓家族的历史转折,标志钟姓宗族在鞍山的开端。名甲山村经过十几代的生息繁衍,鼎盛时期已形成一个300多户、500多人的村庄。

  从钟国福闯关东到辽宁,如今鞍山地区的钟姓子孙按照字辈谱数下来已经传承到十五世。在移民离家远徙之时,钟国福也考虑到,如果再也没有机会返回故里,自己在异乡如何保持与祖先、与家族的联系等问题。于是,他带上了与家族、宗族相关联的家谱。

  1998年在一次拜祭祖坟的过程中,看着祖上留下的泛黄的家谱,鞍山钟姓名甲山支派十一世钟殿平忽然有了寻根问祖的念头:“经历了几百年的时代动荡,虽然我们这支钟姓族人在东北开枝散叶,但却不知自己根在何处。”从那时起,钟殿平踏上了鞍山钟姓寻根之路。因为只是口口相传,闯关东之前的祖籍信息很是模糊,仅仅知道钟国福一支来自山东青州,然而具体何处却不清楚。

  2006年,在编修《辽宁钟氏族谱》期间,钟殿平不断收集资料,多方打听,青州虽然有明末大臣钟羽正多次编修的家谱,但具体字辈排行又与鞍山的有出入。在编修日记里,他详细记录了当年走过的寻根路线:青岛、莱阳、青州……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查阅当地钟氏宗亲的家谱。

  经过几年寻根问祖的艰辛和旅途跋涉,终于在与几位青州钟氏宗亲反复对比查证后,明辨了源流,分清了世次,当山东青州钟姓家谱与鞍山名甲山村钟姓家谱续接上之后,鞍山钟姓寻根问祖的一行人当时就红了眼圈,在经历了十一世人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出处。

  鞍山钟姓名甲山支派十二世钟连良告诉记者,钟姓家族非常重视家谱文化,从明朝起,山东青州钟羽正就开始编修家谱,并多次整理和修缮,上面的内容包括祖籍山东何处,以及前几代人的世序关系,这为钟姓后人编写家谱以及到山东老家寻根问祖,提供了坚实的依据。此后多年间,又有人不断加入到修谱队伍中,从2005年开始,钟殿平和钟连良更是通过到省内各地走访各位祖先后人,在借鉴前人编纂的家谱内容之上编写出较为完整的辽宁地区钟姓族谱,并将更多的族人录入到族谱中来。2011年,由钟连良、钟殿平编著的《辽宁钟姓族谱》终于面世了。这套书串起了辽宁省14个市、41个县、104个支系、10万余钟姓成员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现在生活在鞍山的钟姓族人主要分为四大支派,字辈从十世排起,分别为“长殿连维洪恩”、“殿连庆洪恩广”、“殿连宝洪恩广”、“德国志绍福单”。

  寻宗路上……

  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

  早饭后,我们在济南站前天桥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山东省地图册》。然后乘118路公共汽车来到了山东省图书馆。在五楼“古籍借阅部”见到了杨同志。当她听说我们是从辽宁“寻根调查”而来时,立即安排电脑员给查一下,10分钟后电脑员很失望的解释说:“对不起,我们馆里有100多本谱书,就是没有钟姓的。”听了她的回答,犹如头上泼了一盆冷水。我们远道而来,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杨同志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赶忙和身边的同事说:“我们新进的《家谱总目汇编》找出来看看?”同时对我们说:“大老远的来怎么也不事先来个电话,这不是白跑一趟吗?”我说:“这一点没想到啊,这样吧,你们没有收录钟姓家谱,我送你一本。”我把带来的辽宁辽阳钟家房子《钟氏家谱》送给了他们。

  我们在《上海市图书馆馆藏家谱总目汇编》里找到了钟氏63本,在《浙江省图书馆馆藏家谱总目汇编》找到钟氏家谱44本。因时间关系,我们摘抄了相关的家谱目录,花了4元钱在馆内将相关资料复印带回。临走时,图书馆杨同志送给我们一张《赠书证书》,内容很特别:“荣誉证书,钟殿平先生:倾承佳赠《钟氏家谱》钟家房子支系计一册(件),已奉雅意妥为珍藏。先生心系东壁,功在墨庄,敝馆同仁将铭记于心。专申谢忱。并颂时祺。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王运堂印章2007年5月14日。”

  2007年5月16日星期三

  早饭后,我们去了青州“钟羽正墓园”祭拜谒祖。由天福宗亲陪同我们来到墓园,墓园很宽阔,南北长54.5米,东西宽34.4米,总面积是1874.8平方米。园内有四世祖子监公往下5代,共9座茔墓。

  我们先对茔墓进行了简单的打扫,然后点燃蜡烛,上香,焚烧黄纸钱,叩首拜祭:“愿我们350年前闯关东的钟氏宗亲这次回山东原籍寻根访祖,都能找到可靠线索和有力证据。”当我们读到立碑时间时,碰巧是与今年的月日相同,不禁使我们浮想联翩。三年前,2004年5月16日青州宗亲在此立碑。三年后,辽宁宗亲来此祭祖。这是上天还是先祖特意为我们安排的吗?

  我们随后在天福宗亲陪同下,来到钟志序家里查阅青州《钟氏世系谱》,此谱为三修本,共分六卷,续修于1887年,记录了青州600多年的历史,他不仅是青州钟氏珍贵的家族档案,也是迄今为止山东省唯一的保存良好的《钟氏族谱》。(鞍山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