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2012-08-10 10:50:52)
标签:
杂谈 |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
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
1、心理活动强度: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济南心理咨询
2、心理活动耐受性: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
3、周期节律性:人在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节律性,例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起伏。
4、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标准。
5、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有事表现意志力薄弱,容易给精神活动带来不稳定的特点。
6、康复能力: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能力。
7、心理自控力: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是心理健康的指标。
8、自信心: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个标准。
9、社会交往:一个人是否能正常的与人交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10、环境适应能力: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是表明和讨论“有病”或“没病”等问题的一对范畴。而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是另外一对范畴,是在心理正常的范围内,用于讨论心理正常的水平高和程度的不同。因为健康不一定有病,不健康和有病是两类性质的问题。一般来说,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人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另外,在临床上,鉴别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标准与区分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标准也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