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山康有为康园一夫多妻房地产 |
在南国书香节开幕日,莫言一开口便是金句:如果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人说他们在近代出过历史文化名人,佛山人笑了,因为佛山有康有为;如果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人说他们出过武林高手,佛山人笑了,因为佛山有黄飞鸿、李小龙、叶问。
佛山充满了迷人的历史与古韵,它曾是中国天下四聚、四大名镇之一,还是粤剧的发源地、广府文化发源地和兴盛地、以及传承地之一,还是鼎鼎有名的武术之乡。
自然,风水宝地也诞生了众多对中国曾造成了巨大影响的人们,康有为便是其中之一。
1858年3月19日,康有为诞生于广东南海一座不起眼的青砖镬耳屋里。直至康有为出生时,康氏家族已在此居住了足足五代人,康有为称之为“百年旧宅”。
在家族百年文化的浸润下,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但他又不固守,主动吸取接纳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并在此处撰写了至今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论著《大同书》初稿,最终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与变革。
可以说,康有为故居是变法的前沿、维新的摇篮。
1983年,南海县政府拨款对康有为故居按原貌进行修复;次年6月,康有为故居被列为佛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座康园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其中包括了康有为博物馆、康有为故居、康氏宗祠、澹如楼等主要建筑。
古朴的康园,就像一卷长长的书册,记录了康有为波澜壮阔的青年时代和他一生的奋斗轨迹。
No.1 康有为故居
走进康园,一个巨大的康有为雕像映入眼帘。青铜材质已经斑驳,却难掩雕像的栩栩如生。雕像之下,还有无数挤在一起的小人。
这个巨大的雕像名为“巨人的肩膀”,反映的是著名的历史事件“公车上书”。
那时,清政府刚刚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恰逢科举会试,各省应考举人会集北京,康有为与梁启超也来应考,他们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四处奔走,邀请举人们联合书名、拒签合约,反对割地赔款,要求变法维新。
由于依汉朝旧例举人应试时乘公车进京,“公车”从此成为了举人京试的代称,所以这次请愿运动史称“公车上书”。尽管上书未果,但这次的事件为日后“变法”埋下了伏笔。
康有为故居原名“涎香老屋”。屋子并不大,一厅两房两廊,面积不过81平方米。若不是仔细找,很容易就错过了。
青砖镬耳屋的造型是珠江三角洲典型的清代民宅。镬耳屋的精髓在于山墙,被砌成镬耳状。只有身负功名的乡绅才能采用,这也是家境殷实的一种象征。
远远看上去,绿树掩映下的“镬耳“十分可爱。
古屋两廊中间留有天井,采光足通风好,冬暖夏凉,环境非常舒适。伸手触及墙上的砖块,厚重的触感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光阴。
大厅用黑色木板搭建了阁楼,布满尘埃的老家具,完好地保存了康有为曾生活过的痕迹。
你几乎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散着的过去的气息,耳畔仿佛还能听到年少的康有为郎朗的读书声。
No.2 康有为博物馆
从老屋移步至外,到康有为博物馆走走。碧蓝的晴空下,红色的建筑十分醒目。
博物馆内陈列着康有为的照片、事迹和书稿。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康有为的生平和历史足迹。
提及康有为,大部分人还只是对他领导了中国近代的戊戌维新运动耳熟能详,但很少人对他的家庭,对他海外16年、后又返国的生活知之甚微。
博物馆共有两层,按照先后时间顺序,展厅设置了从幼时到成年的不同阶段,充分展示了康有为的毕生成就,也让后人可以感怀康有为崇高的爱国思想以及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康有为竟然是一位旅行家,他流亡海外16年的时间,游历了整整42国。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康有为是真正践行了这一句。
在美国期间,他会见了总统罗斯福。
康有为在海外还有不少金融和房地产的投资,国内外都有房产,甚至还在国外买下了一个岛。
他还提到禁止缠足、细腰、穿耳鼻唇以挂首饰等解放妇女的举措。
最神奇的是,在康有为的《大同书》中,他提出了很多超前的理念: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禁止20岁以前的早婚现象等等。
但自己却娶了1位夫人和5房姨太太,其中5位姨太都是不满20岁时嫁给他的,有双标之嫌哦。
No.3 康氏宗祠
康园内还有一处康氏宗祠,是由康有为的侄孙女捐资450万建造的,用以纪念康氏祖先。
祠堂门前的池塘边,至今还保留了一对康有为中贡士后在家乡竖立的“旗杆石”。本是树立着旗杆的,可旗杆早年已毁,如今仅残存了石旗杆夹。
其实康有为故居,目前在国内还有两处,分别在青岛和北京。
青岛的故居,是康有为晚年的居住地。1927年时,康有为病逝于青岛故居;北京的故居,是原来的广东南海会馆,那里是康有为在北京倡导变法时的居住地。所以说来,佛山康园内的是更纯粹一些的康有为故居。
若你对近代史感兴趣,或是想探究康有为不凡的生平,便来这佛山康园吧。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CFP/携程签约摄影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知名旅游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秒拍达人、微博旅行视频博主、乐途旅游网专栏作家。
微信公众号:琰棱行摄记
新浪微博:@琰棱 http://weibo.com/lingch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