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中秋博状元饼#昔日硝烟已灭 今朝畅游金门

标签:
旅游 |
D1
金门外岛在两岸军事对峙紧张年代,不但军方有坑道,就连民间也有,全县行政中心所在金城镇城区的地下,正是有条全长2500多米的民防坑道,经过金门县斥资整修,现在已经是一游地下金门、见证民防历史的热门景点。
莒光楼是民国四十一年(1952年)的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所辟建,由名建筑师沉学海所设计,仿古代麒麟阁三层式建筑,外观雄伟、气宇非凡。是一座水泥钢骨仿宫殿式建筑,飞檐画栋,碧瓦朱柱,气派轩昂以,屋身构造为硬山搁檩。莒光楼用以表彰当兵的英勇事迹,宏扬毋忘在莒的精神,为金门战地精神的象征。
在风景秀丽的莒光湖边玩博状元饼,这是闽南地区的中秋民俗娱乐活动,其实就是掷骰子,掷到规定点数就有奖。没想到我和同居室友@83小钟
都中了状元,奖品是状元爷和金门特产高梁酒,看来我们房间风水好,我们RP也好!
建功屿位于金门岛金城镇南门浯江溪口,面积约五百平方米,在清末民初时期,当地人称之为「麻疯礁」,因为早期的人对于麻疯病所知有限,麻疯病患就被送到这里,任其自生自灭,民国四十九年经内政部核准,改名为「建功屿」。民国九十一年金门县政府为发展观光需要,进行设施规划、整建,使其成为民众及游客休憩活动的最佳去处,体验金门不一样的风情与美景。
后浦小镇沉淀6、700年的人文历史,是金门政治和经济的首善之区;丰富的文化古迹有说不完的过往传奇,闽南文化、侨乡文化及战地文化的时代缩影,穿梭在这座城市街道,彷佛带领你走过一趟历史的长廊。游走于金门后埔小镇、总兵署、模范街,寻觅旧时光。
总兵署位于北门里浯江街五十三号,原址相传是明万曆年间「会元传胪」许獬读书的地方,名为「丛青轩」。清康熙年间,金门镇总兵陈龙,以金门所城稍圮,人烟稀少,地势转变,繋舟遥稳,而后浦人丁旺盛,海道深隐,于是在康熙二十一,将总兵署从金门城迁至后浦,就「丛青轩」加以改建。
模范街是民国十四年由金门商会会长傅锡琪向侨界集资,兴建这条具日本大正时代建筑风格的街道。建筑风貌具日本、闽南、西洋、南洋等各种风格。建筑多为二进店屋,第一进为日式洋楼,第二进为闽式建筑,是金门维持许久的老街之一。
D2
马山位于金门岛最北端,退潮后距大陆角屿最近处仅二千一百公尺,是观测大陆海岸活动最佳之据点,早年为军事禁区,解严后已开放让民众参观。游客通过战备坑道后抵达观测所,可藉高倍望远镜远眺对岸大陆风光。此外,观测所旁之马山播音站,为对大陆心战喊话之前哨站,是个特殊的战地景点。
狮山炮阵地,是金门唯一坑道式的榴炮阵地,又名震东坑道。狮山炮阵地位于金门东北角的五虎山上,始建于1965年,当年主要负责金门东北部海域的安全。阵地内的“震东坑道”是在花岗岩开挖,全长约508米,平均高约4.6米,约宽3.6米,共有4个炮堡,2011年3月由军方移交金门县府接管。
山后村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共包括十八栋传统闽南二进式双落建筑,格局壮阔整齐,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民俗文化村依文物、礼仪、喜庆、休闲、武馆、生产等单元展现金门地方民俗,另有古代官邸一座,可以欣赏淋漓尽致的雕梁画栋之美。
随着发展转型以及大量观光客湧入,金门的旅游元素已经不仅是战地风情而已,连带购物血拼也蓬勃发展。免税商店昇恒昌于金门太湖畔所设立的金湖广场,总面积9000平米,有免税商店、国际精品、百货卖场,以及电影影城及美食街,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免税店。
成功沙滩是近期才开放的沙滩,沙子细柔,是家庭出游的好地方。
太武山,又名仙山、北太武山,在金门岛中部,为岛上最高山。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247米。有海印寺、成功洞、太武岩、蘸月池、眠云石、一览亭和地下剧场等景致。
D3
古宁头战史馆,位于台湾离岛金门,落成于1984年,乃金门居民为纪念古宁头圣战,特别在战地建「古宁战史馆」。外形雄伟的战史馆是一幢仿古城堡式建筑,内陈列战利品、战事文件及有功将领玉照,还有一幅幅巨大的“国军”作战情形的油画。
这幅画很特别,在不同的角度看,车头所对的方向不同。
一个给我小惊喜的地方--双鲤湿地自然中心,负一层的观景窗有一半在水里,可以在水平面拍荷花。
翟山坑道位于金门古岗村翟山腹地,是金门的众多坑道中最特别的,因为有水。翟山坑道水道长357米,里面可容小艇或补给船40艘停泊,船只可以随时进出大海,坑道尽头是金门岛南岸海面西侧。
这次金门活动的最后一个景点--水头聚落,位于金门岛西南方,是一滨海村落,保留许多昔日繁华时期所建造的闽南古厝与西式洋楼建筑群,其中以具中国江南池沼园林风格的二级古迹“黄氏酉堂别业”,及高耸别致,兼可作为了望枪楼的西式洋楼「得月楼」,最具代表性。特色的闽南古厝和西式洋楼建筑群,值得细细品味。
欢迎关注:
新浪微博:@琰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