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北宅村明成国公家族墓

标签:
杂谈 |
分类: 明代墓葬精华 |
我到朱能家族墓的日子,正逢着一个半晴半云,半春半夏的时候。这节气中的京畿,在细碎的日光与空气中,常常伴随着些杨柳絮花,纷扬而下。这节气虽春色渐却,但仍需着上薄棉,在阴凉之下,则不免感寒。所谓春寒料峭,也并不怎样激烈,人们除却一年中开头所需的各类繁务杂项是必做的以外,恐怕余下的时间,最适出游。于我来说,则最适游山访墓,因寒冬时令,不免积雪或苛冷,然酷夏烈暑,野外杂蔓丛生,两季除古迹或为各物覆盖,不利拍摄外,也因寒暑,确不能久居山野。唯春秋二季,于春,草木初生,无遮蔽古迹之虞,于秋,颜色烂漫,配以寻古探幽之意境,更显风味。故我访墓多择春秋为上。
京城是处难寻的宝地,无论城中郊外各地,在春在秋都可赏可玩,去处颇多。古时筑墓,越早些的,越择一些山明水秀,风光旖旎之地,最适游赏。明代成国公朱能将军家族墓,便选在畿北山峦之中,如今怀柔县北宅村后山之前。明成国公朱能,是燕王朱棣膀臂,尝出生入死,驰骋沙场,薨后,封成国公,祭葬京北。其世代袭封成国公,且皆赐葬此地,使北宅村成国公家族墓渐成绮丽,有“京北小十三陵”之称。成国公墓园在文革前,同明代诸贵戚官宦墓地一致,有石牌坊、石像生、石碑、宝顶、享殿、神桥、围墙等设施建筑。惜文革以后,诸完整建筑,均不复见,仅顷圮毁坏之物,尚有孑遗。我查访朱能家族墓,便为那些残件碎石,荒桥断碑而来。北宅村是怀柔县大聚落,街道齐整,市衢俨然。若驾车自村西而来,留心左右,便可见到村中某些房宅地脚处,有许多构件残石遗存,这便是成国公家族墓门户石牌坊旧址所在。在此地碎石上细察,计有牌坊柱顶石狮一件、牌坊瓦垄残件两处、牌坊云板碎块一处、以及若干辨不清形貌的汉白玉石件。从附近村民处访得,这正是牌坊拉倒砸碎以后的惨景了。常理来说,从牌坊旧址向北,便一定会通向旧墓所在。在村中小路闲走,除了可以时时查看两旁有无遗落的残迹,还可约略算出神道长短距离,待心下觉得差不多了的时候,那旧墓的所在果然到了。
向前望时,只见对面是有靠山的一片开阔地,地中也仿佛正种下了庄稼。正好有位推车的村民路过,他手指了几下,便令我看清这巨墓当年的情状。那背面的小山,便是成国公家族墓的靠山,左右丘陵回还,正是再好不过的风水形式,我似觉得西北的方向,还遗留下一株古松,也不知它近年是生是死,该如何了。一座座公爷墓园墓道,被这位村民一一地指定下来,到最末,指一指脚下,我们向下看时,才发现正站在墓道石桥上说话。这桥被黄土所掩,已看不清什么形迹,但这位乡民告诉我,它却恐怕是这明代巨墓,唯一的建筑遗存了。
后来,因听说朱能墓出土石碑几方,便又同松园兄再行查访。这回去村委会求教,也正找对了负责人,于是热情地引我们前去。我想到所谓出土的“石碑”,恐怕又是墓志无疑,待到村边一处场院中看时,也刚好印证下我的想法。这里有志盖、志文计五方,多为成国公夫人墓志,因除最上两方字迹清晰可以通读外,其余几方无以得见,想必也属公爷夫人无疑。除墓志外,尚有供桌残件若干、石绣墩、汉白玉栏板等物。村中对文物保护得力,无丢失之虞。如今北宅村口新造了朱能大将军像,也只是突兀地自立,没有什么形态与滋味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