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风乡新庄村的常汝贵墓

(2010-11-20 21:14:55)
标签:

常汝贵

新店村

石碑

新庄村

松筠

杂谈

分类: 清代墓葬精华

我曾写过,在某次寻访常汝贵墓地遗址时候,意外获得一份遏必隆墓遗址线索。承继上文,从仰山村村民家中拜谢以后,继续向东骑行。穿过今地铁五号线之公路,即到达一片拆迁、建设、原住民混杂之地带。这一片区域,便是洼里乡新店村,即是如《北京名胜古迹词典》以及一切书籍记载清常汝贵墓现址。我初到时,看到尚有许多村民民房在焉,尚觉得寻获什么的希望还很大。于是推着车子,一点一点地寻找。这样大约过了一个小时,附近的一些小街道、沿河的一段土路、河边旧工厂内的各个角落,几乎被我全部走过了,却连一些细小如残砖断石般的痕迹也没有见到。正推着车还不知要向哪处去的时候,对面一位中年男子正对我走来,我便上前求教。这位大叔是在新店村住过三十多年的老住户,小的时候,确在左近见到过驮龙碑,还向我左边一指,言说那一处砖墙的院子里,还曾经有过大山子。从他的回忆中,我约略知道南边的大山子是一处古墓,没有石碑,有石碑的那一处,却要向东不近,而且现在并没有什么遗迹。我立即觉得,也许古迹词典上所注,如今也并不一定还有些残迹,恐怕是最近的年月中,或者因博物馆搬迁,或者因建设等别的什么事情,湮没掉了。虽没有亲见常汝贵墓驮龙碑,但新店村其余几处古墓的口碑,也可算作这一回的收获吧。

之后过了一段日子,某日突然在网上发现,朝阳区东风乡新庄村有两座石碑,亟待保护,文中亦指这是明大将常遇春后代,清乾隆间工部郎中常汝贵墓碑。我立刻动身前往,302路公共汽车终点站即是新庄村,我在新庄村下车,亦见到如新店村一样的拆迁景象。村子中各处有残败的民房,几乎见不到久住的故人,各地向京城讨生活的外乡人,群居在这些低矮破败的陋室之中。街道上有嘶嘶的炒菜声,孩子们不去上学,在几块青黄的林间空地里游玩着什么。街面上的房子总是这里一处,那里一处,中间便是拆除后留下的残垣。因是改造区域,恐怕一些日常卫生或清洁维护的工作也少了,虽不致垃圾遍地,但若遇着了风或沙,也教人难过。村中尚有一些以前村民们种下的树或者花草残生,某些顷圮掉的断壁上,花藤绕梁,间或点缀下几点彩色,与墙角碎砖中延向墙面的青苔一块,绘制成一副感人的图景。

在这样的村子中,显见无法查问到关于石碑获古墓的信息,便只好边走边看。在村子中的主街道上一直向东,直到没有了残垣的尽头,北方的白地上,才有了这两方石碑的影子。我翻走在一片砖石之中,艰难来到石碑跟前。欣慰的是两方石碑还被铁丝网环护,至少是为一种保护措施。这两方石碑体量一致,东侧应称为墓表,实际是常公神道碑,西侧即是诰封碑,由题首可见。两碑赑屃均口微张、单尾、独角,因有埋没,无法窥其全貌。两碑碑文西侧的,为汉文,东侧为满汉合璧。双螭首,东侧额篆“圣旨”,西侧因非敕建,似为无字。碑边各十二条四爪游龙,碑侧无雕饰。此两方石碑以南,有清大学士松筠墓,如今只是几株松树的花园。松筠墓再东,有一极清雅的小松树圈,为松筠后代京剧大师言菊鹏先生墓,去看时似刚刚起灵,墓园西北角有深坑一个,内尚有白瓷小棺一件弃置。

今日再从GOOGLE EARTH上见,这石碑旁已新修了公路,石碑保存完好。松筠墓还是街心花园,言先生的小松林恐怕依旧清雅如故。

东风乡新庄村的常汝贵墓
螭首部分细部,隐约可以看到圣旨二字。
东风乡新庄村的常汝贵墓
自西向东看去的常汝贵墓双碑。
东风乡新庄村的常汝贵墓
赑屃后部细节。
东风乡新庄村的常汝贵墓
此为东侧诰封碑。西侧墓表为蝇头小楷,字迹细小,亦好看。
东风乡新庄村的常汝贵墓
自东向西而看到的良方驮龙碑。
东风乡新庄村的常汝贵墓
第一眼看到的石碑。左侧有垃圾站一处,极煞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