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永泰陵

标签:
北宋皇陵陵寝石羊宋陵永泰陵杂谈 |
分类: 南北宋陵行走 |
既然题目起了“石仪天下”,其实不为别的,正是在向北宋、大唐、南朝诸石刻致敬。为表达对这些帝王陵寝的敬重之情,我曾发浅见曰“唐陵归来不看陵,宋陵之后无石人”,权且当做笑谈而已。写过许多京畿陵寝,也改换一下口味,发一篇关于北宋帝陵的拙文吧。
去巩义,是在去年的春节。游览完毕洛阳、偃师、孟津等处的各代陵寝后,流落到了巩义。初到时,已近七八点钟光景,天完全黑下来了。我们一行四人:小牛、墨迹、电视和我,非要夜探宋陵公园,在永昭陵后陵,我第一次看到宋代的石羊,那种硕大无朋的气势,令我一下无限热爱上这些比明清更古的时代的造物。在休整一晚之后,在余下的两日接连走访永安、永昌、永熙、永裕、永泰、永定、永昭、永厚诸陵,走马观花,权且算记录下了北宋帝陵的点点滴滴。
永泰陵和永裕陵距离很近,我在当时确实应该记下几笔,但现在记忆总归不如当时清晰。只记得从永熙陵所在的滹沱村向西,脑子里一直是“东陵狮子西陵象,滹沱陵上好石羊”这句话,翻过一道人迹罕至的土坎,到达公路上,又见到一条纵贯东西的无限远的大桥,之后在路边乘上公共汽车,到达八陵村。在村中补充了水和食物,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向这两座帝陵走去。欣赏完永裕陵后,才是永泰陵。如今宋陵地区,均有大爷负责巡查保护,对陵寝十分有益。但于我们这些拍摄者来说,就麻烦些。幸而我们到达永泰陵时,看陵的大爷出去巡陵了,我们拍摄一通收好相机之后,大爷慢慢踱步而回。我上前试探性地问了句“大爷,能拍照么?”“不能不能,看看就得了,别拍啊!”
象与象奴,象奴都是外国人,显示了天朝威仪。
瑞禽屏,显见是从唐陵鸵鸟或称朱雀演变来的,且为北宋皇陵独创独有。
甪端,字是甪字,但王静雅同学说在这里“甪”字念“角”,于是就叫角端吧~
两位控马倌与仗马。唐陵也有,不足为奇。
石虎、石羊,是墓葬石仪中多见的成员,只是北宋皇陵上的石虎石羊都硕大无比。
我最喜欢看的是客使,他们奇装异服,眼神迷离。但我查阅《北宋皇陵》一书,也并未发现各位客使形象代表了当时的哪些国家。但或许也仅仅是代表,并没有具体国家的指代吧。
宋陵神道上的六位客使,都是为献宝而来。手中持着各样宝物。
文臣武将,宋陵石人不像唐陵那样多,仅文官武官各两对而已。
南门走狮,宋陵每对走狮都气势如虹,眼神哀怨,身上还系有锁链。不知是为皇帝驾崩而哀,还是为失去自由身而哀。
镇陵将军,各位镇陵将军,也是我爱看的对象。他们大都威武庄严,表示着皇陵的不可接近。
南门口的一对我称为“宫人”,陵台前的一对我爱称为“内侍”,以示区别。区别开了,就显示宋陵石仪有更多种类,更令人振奋而已。
北门蹲狮,除却南门,东西北三门都是蹲狮,这件文物雕刻工艺较好,虽无唐代石狮威严之势,倒也有几分北宋文学皇帝们的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