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个母亲——母亲角色的社会双重性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快乐学习 |
。http://s3/bmiddle/6b2a5e54xa7da68e73d22&690
母亲角色的社会双重性
母亲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不仅可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决定家庭的美满,而且对自身幸福、对社会有着间接或者直接作用。
母亲角色的社会双重性体现在她在同一时间进行工作的两种状态,即在家庭工作中的抚育孩子成长的天职工作,与在社会上的职业即她的生存工作。女性应有一个自己的社会舞台,并不意味着女性一定要在社会上像男性一样去打拼,去开创事业获得较高的职务和薪水,才算解放女性。解放女性就是要给她自由的选择,让她去做适合做并喜欢做的事情。随着人们认识社会的能力逐步增强,并且多元化时,许多女性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属性的多元性和社会责任的多样化,认为相夫教子同样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而且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贡献。如果每个女性在她即将做母亲时就认识到她的社会属性,她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将孩子养育到成年时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的重要性,那么许许多多母亲在承担这一社会责任时,就会积极、主动的面对,对自己的人生会有一个战略性的全盘考虑。
养育是第一事业--母亲的社会观。母亲社会观的建立是对女性为承担家庭责任的付出给予社会的认可。现在,社会把女性回到家中尽母亲责任看成是一件私事,是与社会无关的事。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很多女性在成为母亲时不尽母亲职责,她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累赘,而不尽母亲的责任,并堂而皇之地称是为了事业。
一个女人的完美事业应该包括两个部分:天职工作和生存工作,它们分别是女人家庭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具体表现。把抚养教育孩子的工作称为天职工作,就是说这个工作对女人而言是最重要的,对于社会则更重要。她关系到人类物种的生存和延续,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母亲应将这个天职工作作为最崇高的工作来完成。
母亲的天职工作是具有阶段性的。当把抚养孩子18年后,为社会培养了一个合格的公民,在这个过程中也升华了自我,在完成自己的社会属性和家庭属性的同时,可以把母亲的思想和教育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的成功经验总结提高,并加以传播,让更多的母亲和家庭受益。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在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完成好这个天职工作对家庭受益无穷,对社会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关注。
所以母亲还在孕育时,把抚养教育他当做第一事业来看待,对他的每个阶段都认真关爱关注,并结合他的现状,制定出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目标和相应的培养计划,然后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母亲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快乐,这种快乐滋润了母亲的心田,以至在生存工作中出现不快或遇到困难时有一种坦然,同时也拥有了一种很平和的心态,促使生存工作干得更好,真可谓为双赢。
母亲的完美事业也缺少不了生存工作,生存工作是母亲不脱离社会属性的工作。女性并非一定要守在家里,她可以有自己在社会中的职业。这样既可以避免长期待在家中生活的单一,又可以更好地接触社会,为家庭获得更多的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身为母亲,把生存工作与天职工作放在一个坐标系中,在这个坐标系中找到45°角来发展自己,在不同阶段对两个工作画出不同的期望值。具体来讲,在孩子小的时候(0岁至3岁),对生存工作的期望值定得不高,既不想出人头地,也不追求职位高升,而只要求认真做好分内工作。但这个时期要把天职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来完成。"三岁看老"。这句俗语家喻户晓,但并没有引起我们母亲们的高度认可。孩子的早期是我们教育的最佳期,而且这种早期教育的丧失是终身再也补不回来的。所以说怎样在生存工作与天职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最终做到二者双赢是需要母亲认真经营的。
抚育子女应该是女性的天职,女性对于自己的天职工作一定要有很高的期望值,这样才会把大部分精力与时间花在子女的培养与教育上,这也是母亲不能推脱的责任。对社会来讲,女人永远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女人是不会被社会所抛弃的。因此,女人永远无下岗。
可见,相对于生存职业,母亲的天职工作一直是被社会忽略的,而这部分工作的社会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然而直到今天,社会仍把女性回到家中尽母亲的责任看成是一件私事,是与社会无关的事,甚至当她们九死一生地完成"生产"后不久就被迫去为生存奔波。
全社会对母亲的天职工作,在认识上有偏失,没有把母亲的付出和母亲在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摆正,由此没有给母亲一个足够的重视和理解,并给予一个宽松的氛围。相应母亲的素养和理念也需要急速的提高,这段路在中国有相当长的时间要走,仁人志士要大声倡导并践行,一旦母亲的天职工作得到尊崇,我们国家的教育的氛围才是值得称道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才有指望。
以上内容出自王开敏老师的《母道》,并经过本人编辑补充,感谢王老师对母亲责任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