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教先生传之东山的眼泪8塔山道人搜集编撰

(2021-04-22 20:14:30)

到了傍晚,林安回来了,问梦了啥?
说梦到了,盆中三骰子,掷个么四四,独一么旋转不住。

庙祝道士说,:“圣人无为而成化,圆者以为么?四四者八闽第一也。无为成化者,大魁天下也。”

“哪个道士?还是那个道士?”

“不是,是新来的闾山高道,这次一定会中了!”

……

林兆恩闻言甚是欢喜。

于是,不日就高高兴兴地第三次到福州参加科考。.....八月的福州城,被桂花熏香了,分外让人舒服。


林兆恩心情舒畅地呼吸着略带桂香的福州城的空气,看一切都是那么的舒心爽意。找个客栈住下。不题


独角鬼王奉命急赴福州,只干一件事:阻止林兆恩中榜。于是率领五鬼潜伏于考场。

秋阳似火,虽然已临近仲秋,依然暑热逼人, 知了不知疲倦的鸣叫更添热意。考生们陆续进场,第二天考试开始了

林兆恩接题一看,立即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就写了一大半,把躲在暗处偷看的独角鬼王给唬的战战兢兢“这还了得,照这么下去,必中无疑”

于是独角鬼王急令五鬼把厨房的热气,大埕的热气,一古脑的给搬运到林兆恩的号房。把号房给烘得象蒸笼一般闷热。

正在答题的林兆恩忽觉闷热难耐。更是加速书写,不一会儿。就写完了。
交了卷。头巾湿透。
第二场,鬼王故技重演依然搬运热气。林兆恩不为所动,依然提前交卷。

只是苦了头巾湿透,只得又换。

第三天依然如是。

三场考下来虽热得换三头巾。但无法阻止林兆恩的盖世才华。三场考试都是时间未过半就完成考试。

出了考场,与人讲及此事,大家都肯定头名啦,三换头巾,第三次科考。必中头名无疑......


福州考试院内灯火通明,考官们在审批试卷,把取中的卷子汇总。

这一次,考官们终于看到了林兆恩的试卷。一首拔为头等,拟定为解元。

独角鬼王气得吹胡子瞪眼,趁考官们去用歺的间隙把林兆恩的试卷给偷了出来,一把塞进嘴里吞了下去。说了声“别恨我,我也是奉命行事”率着五鬼回去复命。不题

等考官们吃饭了,要开封誉名写榜时傻眼了,丢了头名的试卷,怎么找也找不到。见鬼了,明明已录一个佳作,一顿饭工夫就不见了。要知道,考场的安保是最为森严的,不可能有人能进入动手脚。唉,找不到。虽觉蹊跷但也不敢声张,就另抽一名凑数顶上。不题

林兆恩信心满满地等待放榜。

然而可想而知。又是“不与焉”

看到又是落榜,心里充满愤慨,当天就把自己的答写的文章默写出来。交与节推章棨看,章棨击节赞叹惊为天人之作。章棨后来还把这些文章作为范文刊印发布。


章棨的赞叹,更让林兆恩感到难过。

回府愈想愈不爽。

到酒窖抱了一坛“林氏烧酒”径往东山樵舍而去。

此时的东山,青葱依旧,蝉鸣喧哗,晚风带着丝丝的凉意,让人隐隐想起了这时是肃瑟的秋天。

林兆恩推开东山樵舍的大门,看着空荡的静俏俏的诺大东山樵舍,人孤影单,爷爷林富伏案写作,的画面,父亲林万仭修剪园艺的画面跃然浮现。不忍在屋里呆着。

径直走向屋后的那株千年古樟。


这株古樟栽种于晋朝许天师传道时期,只可惜已然枯死多时。

林兆恩坐在枯干的古樟树头上坐下,打开酒坛,猛喝几口酒,眼望苍穹,回想这半生德行是否有亏?

自已十六岁之前聪明花未开,人们以他为愚鲁,但自已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开慧至今亦只读圣贤书从未与人龊龉或吵过架,一直是个乖乖男。远祖德行如何,自己无从与知,但爷爷与父亲两代先人的行止,那自己是看得清清楚楚。可谓德行高隆。父亲过世前还免了别人欠林家的千金之债。
真可谓积德人家,
自己亦俯仰无愧。

若论文才,自己历试均获首拔,文章一直被作为范文刊行。

塔山道人按:确实,林子满腹经纶学冠时,史载曰:如经义论表,传赋书辞,皆彬彬乎迈秦汉而上之,督学田公汝成,节推章公檗,咸尝鉴其文,有林生文略传梓

第三次乡试依然落榜,对于林兆恩的打击是无法形容的巨大,
林氏一门自
隋朝发迹,到唐朝九牧大兴。再到林兆恩的父亲林万仞时,历代为官不断,自己的父亲林万仞为了尽孝没去当官。但也是官员身份:太学生。

爷爷林富更是荣光追及远祖略胜九牧。做过两广巡按,又握有兵权。

一家人指望林兆恩能胜过爷爷林富宰衡天下。

现如今却三次不中。林兆恩愁肠百转,又无可奈何,伤心极切处泪水夺眶而出,把樟树都给洒湿了。
“唉!可再兮!何可三兮,天兮!天兮!我寄酒坛兮!山河乌石听风兮!呜呼!呜呼,醒睡谁人怜兮”林兆恩喝着酒,唱着歌。
歌声在东山回响。


唱着唱着,睡着了,
月儿无声,
语,只有风在吹着......

场面让人不可遏制地感到到伤感。


第二天,日出东山,古樟竟然一夜间长出三杈。……


林兆恩把前读书作文全都烧掉,从此后,彻底对科考之事绝望了

     ...... 锐志学道  遍访名师

自从第三次科考落榜以后,林兆恩把应试的作业作文等统统烧掉,彻底放弃了举子业,不再对仕途抱有任何希望,
决心究竟人生真谛,遍访名师......


“相公,相公,你不要走”陈淑娴流着泪拉着林兆恩的手说,“不考就不考,咱们家的财产足够十代坐吃,也吃不完呀,何必去访怎么师呢?”

“夫人,稍安。坐吃等死的寄生虫式生活,非我所愿,你说的也没错,反正衣食无忧,你就安心在家,待我学有所成必回家与你相守”相兆恩双眉微蹙目光中有一丝希冀更多的是迷茫。

“可是,相公,为妻又己怀有身孕了。我要你陪我。”陈淑娴眼含热泪。

“我……”林兆恩心软语塞了“有娘在家嘛”

“不,相公,我要你陪我”

林兆恩只得留下陪夫人。

但他的心里的的不甘与英雄抱负煎熬着自己,想要出去的念头愈加强烈。

数日后,林兆恩俏然离家,留下书信:访师求道去,勿念为感。

陈淑娴把书信拿给李氏看,报告了此事。李氏叹了口气说道“娴儿,让他出去吧,你看,恩儿,近段时间整天闷闷不乐的样子,娘心里明白,恩儿心里苦。”

“娘,他一个人到外面,娴儿放心不下”陈淑娴哭着说

李氐轻抚陈淑娴的的头发,轻轻的擦去她脸上的泪珠说道“娴儿啊,让他出去走走散散心也好,玩腻了就回来了,”

......
说不尽的婆媳俩的担忧与感叹。不题

自此,林兆恩自号龙江,以“龙泽天下,如江之润”自励

本文从此后称林兆恩亦转称林龙江。

林龙江遍叩三门志心访道。然而,每每与名声很大的当时的那些儒道释三个教的著名人物相处交谈以后,皆失望而归。
只可惜的是,那些人皆属盛名之下而无其实之辈。
辟如,儒教的,大多沉迷于词章训辜之辩,鲜知所谓心身之命之何谓者。道教的,大多醉心于画符捉鬼之类的,佛教的大多只知吃斋念佛之类的。心身性命语焉不着边际。

林龙江一边热盼能遇高人,一边又一次次失望而回。

莆田人笑林龙江是“颠人”好好的公子哥的日子不过,访甚么高人,明师。

然而林龙江却坚定地相信世上有高人,虽被人目为“颠”毫不介意。
索性狂放不羁。更专注于寻访高人。

有一天听闻有个寺里有大师,法术高明,禅法绝介,是得道的高僧。

林龙江满心欢喜,当即不惮路途遥远。大清早就赶到了那个寺。

寺里一个小和尚出来迎接。林龙江说明了来意。

那小和尚忽然竖起拂尘,圆睁双眼看着林龙江,并大声喝道“知了否?知了否?”

林龙江正说完来意,被突如其来的大喝一声,吓得一愣,看着那小和尚涨得发红的脸蛋没说话。

“悟了没?悟了没?”小和尚憋得喘不过气来,急促正问道。

“哈哈哈…哈哈哈…”林龙江看着那个竖着佛尘又把脸憋得通红的小和尚忍悛不禁哈哈大笑出声。

“好啊,笑了就好。唯你与我知之,悟也”小和尚长舒一口气放下拂尘喜道。

“请问小师父,我知了啥,你又知了啥?”

“我竖尘断喝,施主当机而笑,此乃悟也,不可言说,不可言说,妙哉,妙哉”

“我看你紅脸竖尘很是滑稽,忍不往笑了,不见怪就好,悟啥了呢”

“唉,贫僧学末度你不了,施主请进内堂见我师付,必能度你”小和尚见说怯怯地说道,随之引林龙江入方丈里去见那个名声在外的大和尚。

到了方丈里,见礼寒喧毕,开始参禅说佛,那和尚记性绝佳,但说来说去也就在经文上打转,林龙江稍问些心身性命方面的面题,他就背语录之类的不知所谓,……
经过几个时辰的访谈林龙江对这个所谓的高僧大失所望,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就这么折节下问,寻访,毫无所得
     ......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

林龙江三十一岁。次子出生了取名纨。字方质。又一个孩子的出生给林家增添了不少喜气。林龙江在家陪夫人。办完满月酒后,又出去找大师去了。

这时天庭的日游神把林龙江到处找师付被人认为是疯颠的事式,上奏上帝。玉皇大天尊说,“可以了,该卓晚春出马了”即着日游神到兴化府传旨。不题

一篇《卓晚春引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