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雪浪斋铭欣赏
http://s9/middle/6b28361axb1ec54505808&690苏东坡雪浪斋铭欣赏" TITLE="第八十八篇 苏东坡雪浪斋铭欣赏" />
苏轼《雪浪石盆铭》的清拓本
http://s2/middle/6b28361axb1ec5d58f281&690苏东坡雪浪斋铭欣赏" TITLE="第八十八篇 苏东坡雪浪斋铭欣赏" />
苏轼《雪浪石盆铭》的清拓本 国家图书馆藏
雪浪斋铭并引
予于中山后圃得黑石,白脉,如蜀孙位、孙知微所画石间奔流,尽水之变。又得白石曲阳,为大盆以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日雪浪斋云。
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异哉驳石雪浪翻,石中乃有此理存。
玉井芙蓉丈八盆,伏流飞空漱其根,东坡作铭岂多言,四月辛酉绍圣元。
沈树镛 (1832-1873) 题签:东坡雪浪石盆铭。 苏斋藏原刻旧榻本。同治丁卯 (1867年)
秋七月重装时僦居吴门双林里。郑斋沈树镛 (1832-1873) 记。 钤印:树镛私印、灵寿华馆收藏金石印 末页翁方纲
(1733-1818)
题跋:雪浪石盆铭记。苏书雪浪石盆铭五十六字,刻于盆口四周。自上尽字内,至下存字内,从径四尺五寸。自右原字内,至左东字内,横径四尺四寸五分。盆口宽五寸四分,合外内计之,须用圆石径围五尺五寸也。其高未见不能计,然大约亦须数寸或尺许。若选美石可斵盆者,度其直不轻是以姑用圆研代之,缩临其字刻焉。以原刻之字已被俗人磨去,拓本今存者为珎罕矣,虑折迭易损也,故剪开,稍依其原石弯环势粘于册,时展翫之而并绘此图于后,他日傥能依原石尺寸仿而刻之,更当详加叙说,使焦山瘗鹤之作,不得专美于前尔。盆口宽三寸四分亦可,其实不止此故并附记。嘉庆元年
(1796年) 岁次丙辰孟秋七月二十有二日北平。翁方纲记于石墨书楼。 钤印:覃溪
册页(十三开)墨拓纸本清初拓翁方纲藏本。按:苏轼碑刻自遭党禁之后多被毁佚,存世者十无一二。此《雪浪石盆铭》尚是原刻真本,石盆原在河北省定州州学《雪浪斋》。康熙初临城令宋庆业自定州移置临城。乾隆丙戌赵州刺史李文耀始移回定州罗春园。未几石盆口苏书被人磨去。故拓本翁方纲时已至为珍罕。出版:《书道全集》,第十卷,宋I,日本平凡社,台北大陆书店,2000年,图版45-48,第166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