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说题”
炭宝宝竹炭——呵护您的健康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 李芹
一、实施的原因
高三政治复习中,学生要做大量的习题,似乎题海战术成了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可是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练过或考过的当时学生出问题较多的题目,即使老师做了重点讲解分析,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让学生再做一遍,大多数学生还是会犯定势思维的错误,与拟订的标准答案相比仍会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我们认为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的传授→接受→反复训练→熟练掌握→领悟的单向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总是被动、机械的模仿,学习缺乏自主性、主动性,因而被动机械接受的方法往往很难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适应高效课堂改革的要求,我们探讨实施了“说题”教学法以克服这一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二、实施的办法与注意的问题
“说题”主要是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中进行,“说题”的范围一般是一道典型题或一种同类型题。题型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类中的众多题型,如非选择题中的图表类、原因类、措施类、认识类、启示类、体现类等。
㈠说题的内容
⒈说审题
要求:说出题中给出的有效信息,包括设问的限定范围、关键词,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以及相关材料中的关键词。
⒉说思路
要求:说出解答题目的基本思路;说出思维的过程及依据。
⒊说方法
要求:说出问题解答所必须的步骤,并尽可能多的说出其它解题方法。
⒋说规律
要求:说出经验性的解题回顾,主要包括: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改的解法,独特、新颖的创造性解法,一题多联、融会贯通的同类型题解题规律等。
㈡应注意的问题
“说题”的目的是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所心得、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因此实施时必须注意:
⒈说题内容的灵活性、代表性和综合性
过难、过易都是不适宜的。应坚持的原则是:难度上——先易后难,程序上——先课本后课外,知识上——先点后面,广度上——先封闭后开放。切忌以偏概全。
⒉说题主体参与的全面性
学生群体间有优中差的差别,个体能力中又有强弱项之分,因而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既保证人人参与又各有侧重。如让优生完成说题全部环节,差生只说某一项或几项内容、或采取小组内分工与协作的形式,充分调动全体学生说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求知欲。切忌顾此失彼。
三、实施的效果
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对题目的理解、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了解题能力
让学生“说题”,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合作、探究、论证的探究性学习空间,教师的“教”体现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为每一位同学提供一个探究学习的空间,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则通过“说题”来外化和具体化,从而形成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兴趣点和热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了对题目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大大提高了解题能力。
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动态形成
在学生“说题”的全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形成意见、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全班交流、论证、形成共识,及时归纳概括,从而把握新知识的体系并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究新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⒊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生“说题”是以语言为媒介,把思维过程外化为具体的描述,使之更加清晰、准确,教师在倾听中能及时的捕捉到学生思维的闪光,感知学生思维过程中的迷惑和需要,肯定学生思维上的闪光点并及时释疑解惑,从而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炭宝宝竹炭——呵护您的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