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1-04-12 13:33:53)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七年级上册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分类的方法与分类的重要性,能列举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能列举常见的动物于植物,说出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2、能力目标: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概括能力,能够运用分类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区别生物与非生物,动物与植物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讨论法
教学过程:
1. 引入
T: 如果我们要去超市买一包薯片,那么当然先要去食品专区,然后去找膨化食品专柜,最后找到自己想要的薯片种类与品牌,这些都是工作人员已经分类分好的,如果说现在超市里的商品没有经过分类就这么杂乱无章地放在一起,那么我们能非常方便的找到吗?
S:不能
T:可见分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原则,分类的原则就是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
就比如木头做的桌子与铅笔,它们能说是同类吗?
S:能/不能
T:如果我们根据木制品来分,他们属于同类,但是如果我们根据功能或者外形来分,它们却属于不同类,可见分类的依据不同,结果也就不同,那么我们按照有没有生命,把所有的物质分为两类;生物与非生物
2. 新课教学
T:大家看投影,图上有哪些东西?(展示一幅图片)
S:……
T:根据有无生命的原则,现在大家来把这些东西来分分类
S:……
T:那么有无生命只是我们进行分类的原则,而与非生物相比,生物有许多的特点
比如书上所说的应激性,那么,什么是应激性呢?
T: 应激性就是指生物对于外界的反应,就比如我用手去碰乌龟,它会把四肢和头尾都缩进去,如果我用手去碰桌子,它会把四只脚缩进去吗?可见,生物对于刺激时会有反应,即应激性(举例子,投影上的狮子捕食,向日葵等等),那么弹簧压缩后恢复是应激性吗?(记忆金属的例子)
S:不是,它们只不过恢复原本的形状而以
T:这里我权当抛砖引玉,大家讨论一下生物和非生物还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S讨论3-5分钟,一般有能呼吸,思考,能动,会繁殖,生老病死等等
T:现在我把大家所说的总结一下
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之处的第二点在于生物能够生长,生物体内的细胞不断地进行着分裂分化,生物不断地生长,你们由一出生的几千克重到现在的几十千克重,也是由于这样,并且生物由于会生长,同样会衰老与死亡,这是非生物所没有的特点。
T:图上这个人满身是汗地在喝水,为什么大量出汗的时候需要喝水来补充呢?
S: 可能是新陈代谢。
T:第三点在于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书上说的营养并不确切,新陈代谢指的是生物与环境会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包括物质和能量两部分,物质就是吃进去的东西(营养)与排出来的废物,而能量则是事物中获取的能量转化为我们人体内的能量,之后通过运动的形式消耗扩散出去。
T:为什么地球上死一个人,对于我们人类存在来说并没有任何影响?
S:生物能够进行繁殖。
T:对,因为生物能够进行繁殖,所以生物的个体死亡,对于整个种群的存在并没有任何影响,地球上每年都要诞生数千万人,同样有数千万人死亡,而人类的历史仍然在向前推动。生物能够进行繁殖,非生物却不能,一只铅笔能生出一只小铅笔来吗?
生殖又包括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这个我们之后会进行学习,而生殖往往和发育联系在一起,大家知道青蛙是变态发育,即其生长过程中外形会发生变化,而我们人类同样有2次发育阶段,一次是刚出生时,另一次则是你们现在所处的青春期,你们的外形会发生变化,可以自己去留意下。
T:大家看图片(展示)黑色的母猪生了颜色不同的小猪,为什么猪只能生出猪,不会生出狗来?
S:遗传基因没有发生改变
T:对了,所谓的猫生猫,狗生狗,生物之所以子代与亲代体现相同的性状就是因为遗传基因在起作用,你们得相貌应该也集中了你们父母的特点。但是大家看,为什么母猪是黑色的有些小猪却是白色的呢?
S:基因突变!
T:是的,生物在遗传的时候可能染色体与基因发生了突变,所以导致发生了一些变化,而白化病就是显著的基因突变的例子,在遗传的时候基因中缺少黑色素,结果就会导致这种病症。
T:那么从结构上来说,大部分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这是与非生物的不同点,不过事事无觉对,有些生物如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所以我把这个特点概括为严整的结构,即有遗传基因与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蛋白质。
T:最后,大家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吗?
S:知道。
T:我们人最早是猿,生活在树上,在气候很寒冷时到地上生活,但是为了能够生存与躲避敌害,人类的下肢进化成了腿,能够迅速的奔跑,上肢进化成了双手,可以握工具与野兽搏斗,可见生物为了能够继续生存,能够适应环境(继续举短毛兔的例子)也就是所谓的适者生存。除了这点之外,生物还能改变环境,当沙漠的植物密集生长的时候,沙漠会变成什么?
S:绿洲
T:那么当绿洲的植物渐渐枯萎时,绿洲会变成什么呢?
S:沙漠
T:可见生物有适应环境与改变环境的作用。
T:现在大家来判断以下东西是生物还是非生物(落叶,机器人,尸体)
T:这几个例子分别表明了生物的哪些特点(长颈鹿,白化病人等)
T:这是我们区分生物与非生物,那么生物中还包括动物与植物,请大家分别举一些例子,填在书上。
T:刚才我们了解了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之处,那么动物与植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哪里呢?
会不会动是它们的区别吗?会不会吃东西时他们的区别吗?
S:不是
T:大部分植物可以通过光和作用来制造养料,而动物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通过捕食来获取,这就是动物与植物的最根本的区别:营养方式不同。
T:现在大家来判断下下列生物属于什么?(珊瑚,冬虫夏草)
T:其中冬虫夏草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而是属于生物分类的第三种:微生物
3.总结
T: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了生物的一些特点,并藉此与非生物相区分开,然后学习了动物与植物的本质区别:营养方式。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生物与非生物,植物与动物的区别,所以条理脉络也很清晰: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一一罗列即可,但是实际上起来却有问题,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区别:有无生命被学生理解为几个区别之一,事先想好的用有无生物来区分物质的节奏被学生打乱了,这主要是由于我的教学经验不足所导致.
生物与非生物的几个区别:能否生长,有无新陈代谢,有无严整的结构,能否遗传和变异,能否生殖和发育,有无应激性,能否适应环境,改变环境,我是按照讲一条扩展一条的方法讲授的,应该来说由于思路很简单,教授起来没有太大困难,不过学生的博学与钻牛角尖的本领另我瞠目结舌:”骡子等杂交动物没有生殖能力所以不属于生物吗?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属于生物吗?秋海棠的叶子落地生根所以落叶是生物吗?”等等,打了我个措手不及,由于生物非我本专业所以很多东西都没考虑到,非常尴尬,在备课时,广泛查阅有关的资料的确势在必行.
板书与幻灯片的交替节奏没有把握好,与学生的互动又有所不足,与平常活跃的课堂气氛相反,到了关键时刻一个个都成了哑巴,看来活跃气氛的本事有待提高,必须要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走起来.并且我还我犯了新教师的通病,只顾自己讲,不顾学生是否听懂,例如细胞结构等对于学生非常陌生的东西我一笔带过,完全不顾他们的感受,这些都是我今后所要改正的.
作者:方秀云 所属班级:奈曼旗中学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