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适——特级教师

(2018-10-15 18:15:31)
标签:

特级教师

张适

张适——特级教师张适——特级教师

 

 

                                                                         

 

 

 

教师发展服务中心     19         

张适——特级教师 

 

 

 

 

 

 

学术研究,永无止境                   

张适——特级教师学校教育的着眼点是学生,着力点是教师。为了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近几年,学校基于发展现状,通过外引内培、多措并举,促进教师队伍快速成长2012年8月,张适老师是我校人才引进战略中首批引进的特级教师。

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成长为特级教师,从山西来到育英任教,张适老师走了一条怎样的专业发展之路呢?

成长、成名在山西

回忆自己从工作到成长为山西省的特级教师,张适老师认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主要分四个阶段,概括如下:

第一阶段:初为人师的适应期——教学职业  

张适——特级教师张适老师大学毕业前实习被分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搞科研。张老师实习期间很勤奋,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通常一个研究生需要一年半才能完成的任务。这一阶段的学习研究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从教后,虽然无机会搞科学研究,但这种兴趣和爱好转接到了教学研究中,最初不成熟的教学碎片化小问题探讨,后来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系列化较大型课题研究。

毕业后,张老师分配到一所中等规模中学任教,担任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其中一个班是入学成绩较好的实验班,带一个普通班的班主任。初为人师,又是综合大学毕业的,这个阶段没有任何教育教学经验也没有较好的工作方法。走上讲台,才发现当一名合格教师,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入职到任教的三年时间里,他每天认真备好课,极力回想学生时期老师上课时的情境,模仿着教,一旦有空就听其教师的课,学习如何备课、如何上课。每节课、每个班会都精心准备,写的教案也很认真,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由于努力上进、认真务实,在高三毕业时,所带班成绩胜过其同类班级,很快得到校领导的重视。

第二阶段:专业成长期——教学事业 

张适——特级教师从带第二届学生开始的六年内,张老师在上课后的主要精力用于钻研教材和教法,看了很多关于提高教学技能的书籍,如微格教学、课堂提问技巧、小组活动组织方法等,也专门练习了教学基本功,如板画技能、课堂导入技能等。这些为以后的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一阶段参加了校、区、省市级的大量教学比赛活动,虚心听取专家名师的指点,每次比赛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张老师当时带的班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小年龄实验班备注:这个班学生年龄都小于正常入学年龄。入学时成绩均分最差,毕业时高出重点班40多分,现有十多位博士在北京工作。认真地研究学生年龄特点,阅读了教育学心理学班主任管理方面的大量书籍,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才真正成了一名教师。

这一届毕业班考入重点大学的是学校历年来最多的一届。张老师被评为区市级教学能手,市级优秀老师,省级优秀班主任,并被聘为县区级、区市级兼职教研员,被破格普升为一级教师。

第三阶段:事业激励期——教学艺术  

张适——特级教师1990开始,张老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术型教师的转变。他认真反思教学工作,做专业发展规划。走出校门,开始大量接触校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学习全国各地的优秀教育教学改革方法。并探索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班主任管理方法,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会、教学研讨会。并承担了两省一市的新教材教改实验,在全市教师培训大会上作了专题报告“导学式主体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实验”获得区市级优秀成果奖,学习撰写并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余篇,参编教学用书5部。多次在省市级课改三优评比中获优秀论文一等奖、优秀教案一等奖、优质课一等奖。

1998年破格晋升为高级教师,在之后的10年时间内,先后被评为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模范教师、特级教师、省级高级专家。先后任学校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导处主任等职,市教研中心组成员、省教科院兼职教研员等。多次在市、省教学研讨会作专题讲座或报告。在工作中热心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素质,进行传、帮、带,先后有3位徒弟获得省级国级比赛一等奖,5徒弟已成为省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

第四阶段:精神超越期——教学享受  

2008年被评为山西省特级教师之后,这个阶段是不断超越自己,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尝试用新的思路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创造性地工作。这个阶段的主要精力,一是尽善尽美地完成学校交给的本职工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赋于的一些工作。二是系统梳理教育教学资料,总结成熟的教学方法,形成教学成果系列,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与模式,开始凝练并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思想。希望在一定的平台上发挥自身的潜能,为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成为专家型教师。三是继续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指导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改变、攀升在育英

20128月,在山西已经功成名就的张适老师,加盟美丽的育英。他经历了适应、改变、融合、再出发的心路历程与不断攀升之旅。

“不得不改”

张适——特级教师初来乍到,张适老师很长一段时间不适应。他不适应北京的学生,他们眼界宽、视野广,老师在他们眼里不再像在山西那样极具权威性,而更多要树立服务意识,要成为朋友。张老师还不适应班级内学生的层次呈现多元,虽然他们是经过选拔入学,但习惯、能力、综合素养等参差不齐。这给备课、给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

“不得不改!”荣誉属于过去,来到育英勇于接受新的挑战,不断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对于那些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张老师“追”在学生后面,一个一个找他们谈话,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重新当学生”

近两年的适应期内,张老师重新当起来学生,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的洗礼。他系统研读和学习北京的高考模式、高考要求,研究命题方向,他重新学习学校对教师的要求、研究北京学生和山西学生的特点,不断改变。

张适——特级教师张适——特级教师在山西太原,张适老师由于对整个教材知识系统、能力系统融会贯通、烂熟于心,他每天上课“空手进课堂”、从来不带教案,而现在他每节课带着“课案”进课堂。

“课案”是张老师对每章、每节课的规划,将高考导向、课标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班级学情等融入其中,“课案”中既有教师的教、也有学生的学,还有课后的知识落实,更是学生高考复习期间很好的资料。

在上届高三教学中,张老师承担0班、1班、2班三个班的教学工作的同时,带领物理教研组进行课堂教学课案的编写,并在相应学段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应用,效果良好。在2018年高三物理高考中所带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2名学生取得了高考满分的好成绩。

“十二点之前很少睡觉”

张适——特级教师张适老师是一位有教育情怀的教师。他沉醉于学术研究之中,乐此不疲。为了准备每一节“课案”,每个夜晚、每个周末,都蹲守在电脑前,用心琢磨、用心设计,没有一刻空闲的时间。一摞一摞的“课案”,都是张老师熬夜“熬”出来的,每天十二点之前很少睡觉,有时到了凌晨都不休息,“在工作状态下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张适老师笔耕不辍。在实践中积累的素材,他又会进行梳理、提炼、总结,并形成学术论文。今年暑假,利用高考后的间隙,他撰写了四篇学术文章,分别发表在《物理教师》等核心期刊上。来育英7年多,他在核心期刊上已经发表十多篇学术文章。

学术研究,永无止境;专业发展,永无止境!

张适——特级教师张适——特级教师 



张适老师调入北京育英学校后的主要工作业绩

调入后一直工作在高中物理教学第一线,同时承担物理竞赛辅导工作任务,近五年主要业绩如下:

1.带领物理教研组进行课堂教学课案的编写,完成了物理选修3-13-23-33-43-5系列课案编写和高三一轮复习课案的编写,并在相应学段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应用。

2.带领物理教研组教师结合课题研究,多次进行了典型课例研讨。进行了题为“单摆”“万有引力定律探究”、“回旋加速器10余次区、校级公开研究课教学,得到了区领导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万有引力定律的探究”的课件收录于百度文库•教育专区•高中教育和学科网课件库,并获全国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评选大赛一等奖。

3. 参与海淀区教师培训和中心组活动和全区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活动中,共作了12次高中物理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专题讲座,进行了4次课例分析与研讨在省、市级物理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了4次专题讲座, 2015参加了海淀区信息中心组织的一课一优的评审工作。2017年、2018年参加了海淀区组织的一级和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

4. 2015年主持开展了海淀区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新课程物理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开题、规划工作;带领课题组成员,梳理总结并上交了课题研究的材料和阶段成果,撰写了“新课程1+1高效物理课堂教学研究”中期报告,并顺利通过。在课题活动中,组织进行了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效能的研究,命制了高一、高二和高三的三份关于学习物理情况的问卷调查,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进行了问卷分析与研究,撰写了一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在全校OA展示交流。

参与 “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项目的“学生学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在此项目中负责十年级物理的试题命制和学科反馈报告撰写工作并颁发了证书。

5.积极参加市、区校组织的新课标培训学习活动,在全校物理学科教师教研活动中,作了题为“物理核心素养导向的物理教学”等专题发言10余次,在校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中作“一节课的要素组成”等专题指导3次。

6. 2012年11月指导青年教师扬帆进行区交流展示课活动,取得听课教师的好评。2012年12月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北京市第四届中学物理教师实验探究教学教学技能比赛的说课活动,并获得一等奖。201612月,指导徒弟刘杰老师参加区、市物理实验教学大赛,获得第六届北京市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大赛高中组一等奖;指导刘杰、崔慧萍老师参加海淀区组织的“丰采杯”教学说课展示活动,并取得一等奖;参加区级开放课“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教学展示,受到听课教师和专家的好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刘杰老师被吸收为海淀区见习教研员。

7.带领同组物理教师研究优生培养方法,在周末或节假日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科技制作活动、物理竞赛活动2014年高一力学竞赛36人参赛全部获奖,一等奖3人,二等奖21人;2015126名学生获得了第八届全国中学生趣味力学制作邀请赛团体一等奖;20157月,组织10名学生第一次参加BJYPT竞赛,均获三等奖。2016年4月全国应用物理竞赛中,一等奖4人,二等奖15人,有4人入围决赛,3人获决赛一等奖,1人获决赛二等奖;2017年9月,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一等奖4人,二等奖6人,有4人入围复赛,2人获复赛二等奖,2人获复赛三等奖)。

 

8.撰写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探究》教学设计”、 “对滑动变阻器四种接法控制电路的分析”、 “2015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第24题的深度解析与思考”、 “飞行体从高处水平抛出后可能做什么运动”、“由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第20题引起的讨论”、“磁力小火车启动原理分析及速度影响因素分析”等8篇论文发表国家核心刊物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问题导学案·物理·必修1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同步导学方案·物理选修3-3》等;参编《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总复习指导用书系列·物理·一轮复习》《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总复习指导用书系列·物理·二轮复习》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