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识字 后学拼音 诵读识字 自主读写
标签:
育儿e在我心先学识字后学拼音诵读 |
分类: 阅读课程 |
今年九月,我有幸跟随王在英主任参加了张若田先生17年来在山东济南主持研究的“先学识字
后学拼音 诵读识字 自主读写”高端研讨会,崔峦先生、潍坊薛炳群老师做了专题报告。
通过观摩这次研讨会,让我清晰地意识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变化,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引领学生掌握从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来对汉字进行追本溯源的识字方法,重视“字用”,将学汉字和感受汉字文化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读写”,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深深地沉淀下热爱母语、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愫。
本次研讨会,为期一天半。我们共听了六节课,四个讲座,一个高端圆桌座谈会。育秀小学的“诵读识字”是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先学汉字,后学拼音;遵循汉字造字规律,先学独体字,再学合体字;遵循蒙学识字优秀经验,韵语形式,文以载道;借鉴、吸收现代众多流派之长;用诵读为主,指向尽早阅读的一项坚持了十七年的实验。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听、读、说、背、认、写,以便于学生整体定位识记生字。正如霍懋征老师曾提出,“我们的语文教学数量要多,速度要快,质量要高,负担要轻。”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假如能较快较多地识字、那么就可以提早进行阅读,而阅读又能让他既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生字,又让他认识更多新的生字,这样就能把他的学习纳入一个良性的轨道,对他今后语文素养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识字教学:字里乾坤天地宽
1.策略一:拓展识字空间
从不同渠道接受的字词,构成了最基本的语言积累,为今后识字、阅读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所谓的前期经验。我们要很好地运用儿童的经验,服务于识字教学。传递一个理念——汉字无处不在。只要见到汉字,就主动去识记。使识字成为无负担的徜徉。本次研讨会,老师们所用的识字方法多样,我总结为:谜语识字法、儿歌识字法、比较识字法、加一加、减一减、故事识字法、随文识字法。这样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唤醒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内生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因为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好。
这次研讨会,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应用师者的智慧带领孩子们跨越时空去解读汉字一笔一画的合理、简洁和绝妙,用今天多样的生活去印证、诠释它的丰韵、博大和深远。
二、写字教学:提笔即是练字时
汉字书写时人的大脑、眼睛、手指、手臂等联合活动。汉字书写必须考虑书写与生理、心理诸因素的关系,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在育秀的课堂上,老师在讲授双耳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左右耳书写的不同。
我总结了老师们传授给学生的写字小窍门:
一笔一划皆有法,一撇一捺书人生。在写字教学中,拿着“字理”这把钥匙,关注“学理”,不仅能有效地打开写字教学这一宝库,更能让学生吸收更多的汉字营养,把这营养化成写好字的能量。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三、阅读教学:语言发展黄金期
育秀老师形成了六大教学策略:
先学后教
三讲三不讲
及时矫正反馈
三布置三不布置
创设有效问题途径
删除无效教学环节
我们听了一节《夏洛的网》的阅读指导课,本课是重点品读课的范例。老师渗透方法,了解封面、人物表与梗概。封面好似书的眼睛,所以阅读一本书,我们最初是应当从封面开始的。接着带领学生了解简介,最后引导学生精读精彩片段,提出可以深入探究的问题,赏析人物形象,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获得思想启迪。夏洛虽然死去了,但是这本书让学生看到了友情、爱心、忠诚、责任、生命的延续,这些都时刻温暖着学生的心。
进而形成了四种课型:单元导读课、重点品读课、以文带文课和对比阅读课。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不是消极的接受,而是积极地发现和建构意义,甚至是创造意义”。
四、写作教学:心底流出的声音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写作的根在阅读程度。育秀学校的作文课堂有训练意识,训练重点明确,教师有意识捕捉训练点。精当的用词、多变的句式、丰富的修辞、生动的标点、严密的说理、巧妙的构思都让听课的老师们受益匪浅。以读促写,师生共改,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让学生明白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