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作义借钱的那些事:原来这就是意林体,就是有两点不太明白

(2017-09-17 17:28:18)
标签:

历史

路过一家卖杂志为主的小书店,在这个城市,还在卖书的地方已是极少,所以注意看了一眼。书店挂了一张横幅,“祝贺意林体高考作文再创辉煌”。

也对,这个书店离一家市内的重点中学很近,也许是他家能生存下来的原因。进去,买了一本《意林》。虽然不参加高考,想来学会意林体,写写自媒体,成绩会有提高吧。

http://p1.pstatp.com/large/3b0200007ccb13c0ad55

翻开卷首,看到了这样的故事:傅作义小时候家里贫寒,17岁的时候他就被保送到了军校。小傅当时年轻,花钱的时候不知道节俭,向同学借了20两银子。冬天寒假回家,傅作义向父亲要钱还债。父亲给傅作义带到了黄河边上,带着他光脚站到河水里面。那个冷呀,冻得人直嘚瑟。这时候傅作义的父亲才告诉他,“每背一个客人到对岸,只能挣两个铜钱,我给你的学费就这么赚来的……”

http://p3.pstatp.com/large/3b0200007da498e0f533

自然,傅作义看到老父亲如此辛苦的赚钱供他读书,心里的感动是没法说了,只能是立志发愤读书。后来,傅作义的成绩,大家也都知道,就不多说了。原来,这就是意林体。

文章是这样总结的:许多青少年不理解父母的辛苦,真该让他们去“挣两枚铜钱”试试。

http://p1.pstatp.com/large/3afd000221620ceb4aa6

傅作义1895年出生于山西运城,1912年保送入北京清河镇第一陆军中学,当时恰好是17岁。只是本人读书少,也不知道二十两银子合多少钱,流经山西的黄河,能不能背人走过去。明白人给解释一下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