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俄罗斯》复习课同课异构听课反思——郭振维

(2016-04-10 15:31:43)
标签:

教育

分类: 学员动态

《俄罗斯》复习课同课异构听课反思

松山湖实验中学   郭振维

201646日下午,我第一次自己开车参加教研活动。我早早地来到南城中学,第一个签到,然后与全市70多位地理老师一起认真观摩了刘厚仙老师和陈嘉敏老师的《俄罗斯》复习课的同课异构,聆听了期待已久的特级教师肖金花老师的讲座《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整体思路的设计》。这对我来说,真是人生的一次饕餮盛宴!我边听课,边学习,边思考,收获了很多。

一、重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指导性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老师一上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认识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的高度,先给学生梳理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即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三方面分析一个区域,并把每个方面包含的要素具体列举了出来,如地理位置要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进行区域的具体分析。在课堂复习俄罗斯的基本知识后,再次总结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并对具体学法进行指导。学生学会了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不仅能复习好本节《俄罗斯》的内容,还有助于学生课下自学复习其他的内容,并且在头脑中形成一根复习的主线,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高中讲授地理必修三的时候也用过类似的方法,效果很好。我觉得这种方法在初中的区域地理教学中值得提倡,不仅是复习课,在平时的新授课上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这种思维方法,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也有助于落实课标中的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一是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多积累和发掘区域地理教学方法,二是多研读与书配套的教参,教参中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区域地理教学方法。

二、重视地理事物的内在逻辑性,启迪思维

刘老师的课件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并根据课件的顺序绘制了一幅提纲,发现刘老师非常重视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他不仅按照课堂一开始给学生的区域复习方法和思路来安排讲课的顺序,还注意知识落实的详略得当。如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和自然资源部分,识记层次的知识较多,他就用地图配合填空题的形式迅速复习,而后面的人口、城市和交通部分,他采用了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俄罗斯河运、海运不发达,铁路、管道运输却最为重要?在山区建铁路,建设成本会显著增加。想一想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用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属于高层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影响深远。

在复习俄罗斯的工业时,刘老师还引导学生列表对比分析了日本与俄罗斯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我在刚刚讲完的新授课《俄罗斯》时,讲到工业时就有学生提出了俄罗斯自然资源比日本丰富的话题。在复习课中适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角度分析,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比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我发现刘老师在人口、城市和交通这三个标题的前面都加上了“地形、气候影响下的”这几个字,在工业标题前加上了“自然资源条件下的”这几个字,字虽不多,但体现出了刘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对各知识点间内在逻辑性的深刻理解!这对学生的课堂思维,对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的把握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学案导学,精心选题,讲练结合效率高

复习课一般容量大,节奏快,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凸显了出来,如何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效率最大化呢?陈老师的这堂课运用学案导学,让学生先做学案复习基础知识,然后用PPT和填空题辅助落实知识,并点明重难点知识。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认真地完成学案,先完成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起立示意。我觉得大部分学生都跟上了学习的节奏,有效调动了学生复习的积极性。这种方法对于第一轮全面复习,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非常适用。

在串讲完基础知识后,陈老师布置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后面的十道中考题。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些中考题目,几乎是每一题对应一个知识点,做对了这些题目,对应的知识基本就落实了。这种以题带点的教学方法是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所擅长的,我们年轻教师也要平时多积累,建立一套自己的教学题库。这虽然有点应试教育的影子,但是对于地理中考复习却是非常有效的。

四、探索中的困惑

    1、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板书如何使用?

两堂复习课,刘老师板书了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陈老师板书相对较少。地理教学中的“三板——板书、板图和板画,如何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提升地理课堂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最后总结时使用提纲式板书。但是需要在课前进行精心设计,毕竟课堂时间有限,尤其是复习课,要真正做到提纲挈领,使课堂效率最大化。

     2、复习课如何导入?

两位老师用了不同的方法导入《俄罗斯》复习课,刘老师用乌克兰危机和两次历史上的战争导入本课,而陈老师则用了一段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举行的宣传片导入本课。复习课笔者听得比较少,但是觉得直接导入法也可以尝试一下。

五、专家引领,茅塞顿开

    我坐在教室第一排正中间认真聆听了特级教师肖金花老师的讲座《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整体思路的设计》,用一句话表达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作为一个资深的专家型地理教师,肖老师深入浅出地,利用丰富的课例,详细分析,教我们如何设计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即首先课堂设计要立足于地理学科特点和教学任务中三维目标的落实,也即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才是有地理味的教学设计;然后是根据课标和学情,设计操作性强、易于学生落实的教学目标;第三,为实现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考虑到课本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应整合进课本外的书籍、新闻和网络资源等;第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行为,注意难易适中和课堂的生成性;第五,创设有趣的、贴近生活的课堂情境来保证课堂活动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第六,要注意课堂练习的编写要立足于学生,合理使用教具,避免流于形式,合理使用板书,加深学生印象,等等;最后,列举了一些初中地理课堂中常见的问题和肖老师的思考。

作为一个工作了十年的地理老师,初中、高中地理我都教过,肖老师的讲座有几点令我感触颇深。一是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立足于课程标准。因为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课程资源的来源是多渠道的。二是课堂设计的顶层设计要立意深远,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有知识更有文化,懂地理更知事理遵人理的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三是课堂情境的创设要灵活、有趣、贴近生活,让学生喜欢。因为初中生的学习处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创设让学生喜欢的课堂是非常重要的。

在讲座的最后,肖老师提出了“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个话题。这也是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我觉得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学生的兴趣与教师要讲授的知识的契合点,只有学生喜欢,对问题感兴趣,他们才会从内心“动起来”,这是心理学上讲的内部动机。但是,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师生沟通的技艺以及教育机智。

总之,两位老师的《俄罗斯》复习课各有特色,对地理中考考点的把握都很精准,目标明确,课堂知识容量大,复习全面,图文结合,讲练结合,讲究方法,有地理特色,同时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两位老师对地理课堂的用心设计。特级教师肖金花老师的讲座给了我无限的启迪,启发我对初中地理课堂的整体设计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我也感受到了肖老师对地理教学研究的精益求精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会积极向专家和同行学习,争取自己更大的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