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迟子建的《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2012.5.22
(2012-05-22 13:46:19)
标签:
杂谈 |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迟子建
我对虫子是不陌生的。小时候在菜园和森林中,见过形形色色的虫子。绿色的软绵绵的喜欢吊在杨树枝上的毛毛虫,爱在菜园中飞来飞去的有着漂亮外壳的花大姐,以及在树缝中养尊处优的肥美的白色虫子,都曾带给我许多的乐趣。我曾用树枝挑着绿色的毛毛虫去吓唬比我年幼的小孩子;曾经在菜园中捉了花大姐将它放到透明的玻璃瓶中,看它金红色夹杂着黑色线条的光亮的“外衣”;曾经抠过树缝中的虫子,将它投到火里,品尝它的滋味——想着啄木鸟喜欢吃的东西,一定甘美异常。至于在路上和田里匍匐着的蚂蚁,我对它们更是无所顾忌,想踩死一只就踩死一只,仿佛虫子是大自然中最低贱的生灵,践踏它们是天经地义的。
成年之后,我不拿虫子恶作剧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有特别的怜惜之情。而是由于逐渐地把它们给淡忘了。这时候我注意的是飞鸟,是流云,是高耸入云的百年老树,是湖泊中的野雁,是森林里的白雪地上奔逃的兔子。虫子就像尘埃一样,被这些事物给深深地掩埋了。
问题A:通常我们不会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一只虫子,而您用了,并且还把它作为文章题目。您是怎样考虑的?(4分)
迟子建:用“惊天动地“这个词我想表明两个意思,一是虫子虽小,虽然卑微(1分),但却英勇执着,具有英雄气概(1分);二是小虫子的表现让迷离中苦闷着,彷徨着的我(1分)感到惭愧,促我警醒(1分)
【评分细则】分两点回答,一方面虫子自身的品质,一方面是对我的影响。各2分。在回答虫子自身品质时,要点出它虽然小,虽然卑微,如果没有扣1分;关于虫子品质只要意思对即可得1分,词语可以灵活,比如不惧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执着顽强、屡败屡战等等均可。 在回答虫子对我的影响时,必须写出当时我的状态是迷离、苦闷、孤独、彷徨的,如果没有扣1分,同时要写出虫子给我“震撼”、“惭愧”、“警醒”等意思,给1分。
问题B:有读者问,您在描绘这一只虫子前,花了很多笔墨,似嫌拖沓,对这一点您怎么看?(4分)
迟子建:前五段,我写的是对虫子态度的变化和当时我的心境(2分),主要是为了给这一只虫子的出场作铺垫,与下文这只虫子对我的影响构成对比,有点先抑后扬的意思(2分)【评分细则】分两点回答,一要是写出前五段的主要内容,只要写出我对虫子的态度变化即给2分;二是写出铺垫、对比、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等意思,并稍化分析,2分。
问题C:这篇文章收录在您的散文集《假如鱼也生有翅膀》中,您说您比较喜欢这篇文章,那么您觉得对“虫子”的描绘,最成功或最得意的是哪一点?(6分)
迟子建:开放题,写出特点,并能够联系文章具体词句加以阐释,言之有理的可拿满分6分。
[示例一]嗯,我是比较喜欢这篇文章,因为在“虫子”身上传递出了我的一些想法。它在我眼里,不仅是一只虫子,我想把它描绘成一个“将军”、“英雄”、“战士”,为此我用了很多“大词“,用了很多拟人的笔法,比如”酝酿”、“一往无前”、“兵临城下”、“巍然”等,塑造他面对困境时候冷静执着勇敢的形象。(“用词”特点)
[示例二]那只“虫子”实在给了我非常大的的震撼。它在平地上这样自如,在爬佛龛时如此,可是它却知难而进,不畏疼痛。文中第六小节,有好几处用了“我以为”,是我当时真实的想法,我以为它会收兵,我以为它会离开,我以为它会掉头而去,但是,它完全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这种反差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在它面前显得这样软弱。我想,我们是应该对自然界的生灵献上我们的敬意的。(对比手法)
[示例三]我说过,作家的命脉在于“想象力”,所以普通人也许写不具体这样一只虫子,作家的责任就是动用我们手中的笔加以描绘,如在描写外形时,在它恣意乱爬时。我希望通过我的描绘形象地展现这样一只有灵性有坚持的卑微生命。我喜欢它,也希望我的读者能够喜欢它。(修辞格特点)
【评分细则】本文描写“虫子”的手法,大致有“用词”特点、修辞格特点(比喻、拟人),对比手法等。在写到修辞格特点时,必须写到拟人,比喻可写可不写。如果写对比,则要求写出“我以为”与它的实际行为之间的对比。以上几点只要回答其中一点即可。如有另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可视为一点。(2分)
必须联系具体的文章加以阐释,可以例举词语、句子,但必须写出具体的表达效果。(2分)必须以迟子建的口吻、腔调回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