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个真实的案例
朋友的孩子,女孩儿,今年12岁,上五年级,学习成绩非常好。跟奶奶生活。胆子小,平时写不完作业从来不敢到学校。前一段时间,由于身体原因,在家里,休息了近一个月。休息期间,也是让同学把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告诉自己,然后努力去做。后来,身体逐渐恢复,可她说什么也不去学校了,动不动就去厨房找刀子自杀。原来是因为爷爷不在了,孩子要跟奶奶做伴,而孩子的父母平时工作太忙,对孩子关心较少。
其实这样的案例有很多,一遇到责骂或者是批评,孩子以死相威胁。真正原因在于,孩子并不懂得生命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所以,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第一步,是让孩子感受到爱。我们要用爱的语言告诉孩子,他的生命有多重要,他的生命牵挂着多少人的情感,他的生命承载着多少爱。
给教师倡议
作为教师,在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时,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学生身心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知识传授,还应包括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不仅包括认知,还应该包括理解、体验与感悟,要引导学生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体验理解、发现后的满足,感悟价值与意义。
undefined
2.激发学生的天赋本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不是教师知识的灌输,教师的真正的作用在于唤醒学生的天赋本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指导。苏格拉底说:“人,要认识你自己。”也就是要帮助孩子认识他自己,认识他的缺点和优点,认识到他的潜力。教师应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并且找到他适合他发展的道路,将他的个人特色发展到极致。
undefined
3.塑造学生正确的生命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在生命教育中,生命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摒弃物化的学生观,尊重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关照其精神生活;二是使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引导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涵蕴其美好心性。培养积极的生命情感——对生命的热爱与欣悦,使心灵面向自我与他人而开放,引导人求真、持善、爱美,这正是幸福人生的要素。
undefined
给家长支招
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
首先,家长肯定要花时间、花精力,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一个生活在爱的世界里的孩子,他会更加珍爱生命,懂得感恩。一个懂得爱他人、爱社会的人,一定懂得爱自己。
其次,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当中去体验,如动物园、公园、花鸟市场或是郊外。此时的小孩有自己的能力,通过养一些花草、小动物,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善待别的生物的生命,也可以在养的过程中培养耐心,与动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最后,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做义工。如去河边清理垃圾,并告诉孩子“河水脏了的话,河里面的鱼就过得不好,就有可能死去”;在植树节的时候带孩子去植树,培养孩子的爱心等等。
越是年龄大的孩子,越要提倡其去身体力行,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珍惜,懂得爱,懂得生命存在的意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