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调控好课堂,从而治理学生课堂秩序混乱?

(2017-09-10 10:55:07)
标签:

杂谈

一、情绪调控,注活力课堂

调控好课堂,先从调控好我们教师自己的情绪开始。

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注意力最敏感的因素之一。

倘若教师板着脸孔,学生就会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如果教师态度凶狠,学生就会胆怯紧张、焦虑不安。教师无精打采、两眼无神,讲课有气无力,学生就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甚至睡意朦胧,对于教师的讲授听而不闻。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不要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好的心情带入课堂,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关爱学生,以自己积极、乐观、激昂的情绪带动学生。教师应在上课前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以尽快进入教学“角色”。

1、排除干扰

课前提前两分钟到教室门外,做几次深呼吸,把一些杂念、不良情绪排除在教室之外再走进教室。

2、意念坚定

让自己想象一些美好的事物,如阳光、山川、大海等,让自己身心舒畅,感受到快乐再进教室。这样才会以饱满的、愉快的、积极的、自信的情绪投入教学,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随着教师的快乐而快乐,随着教师的激奋而激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在这样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教师教学生动活泼,思路流畅;学生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整个课堂教学便处在教师积极主动的情绪调控之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

二、能力调控,展魅力课堂

课堂调控要得法,还需教师不断学习钻研、归纳总结。一看你是否有足够知识素养,对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如数家珍。二则看你整个课堂驾驭能力。

再有便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技能要求了,如你的板书、你的口头表达能力、你的体态神情等。一个品格高尚的教师往往在学生心中有很高的威望,比如“知错必改”、“明辨是非”,“体贴学生”、“讲究卫生”、“举止文明”等这些看似与课堂教学并无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因素,教师若注意到了,却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较强的学习能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教师而言,这“米”太重要了,就是说自己一定要有料。多看书,如教学杂志、教育理论著作、本专业期刊、经典文学作品等,它可以活跃思维、丰富语言,不断提高自己作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此外,常听别人的课,能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梅兰芳说:“不听别人的戏,就演不了自己的戏”,就是这个道理。

2、积极的思维能力

多思,是知识内化的必经之路,只有多思,才能把读来的知识变为教师的能力。

3、广博的知识能力

毕竟教案是死的,而师生的思维是活的,所以要审时度势,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4、良好的亲和力

教态要有亲和力,让学生感到你的和蔼可亲,朋友似的关怀,这样才能营造关系融洽、配合默契的心理气氛。

5、丰富的语言能力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教学语言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处处都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实施。

6、敏锐的交际能力

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在积极思考,是否走神了等等。根据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速度、方法,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减少他们过度紧张或消沉的情绪。同样,学生通过观察,也能了解教师的内心情况。

7、调整节奏的能力

教学节奏还应该有所变化,时快时慢,总是保持一样的节奏也会使学生厌烦。教师在课堂上要高度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随时与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节奏。

三、兴趣调控,创欢乐课堂

兴趣是推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直接内在动力。

1、精心设计课堂引言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每节课运用多样的引言,是抓住学生的关键。

选择要恰当新颖,具有启发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善于利用情境教学法,巧妙地选择数学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

2、恰当采用电化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影碟等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的教育媒体相结合,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妙趣横生的教学环境。

3、适时开展学生活动

一节好的教学课好比是师生共同演出的优秀话剧,教师和学生轮流当主角,互为配角,

师动则生静,生动则师静,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一体、动静互衬的和谐场面,做到“放”得开,“收”得拢。

4、大胆创新教学方式

曾经一位专家谈到他听的一节课:空气。老师让每位学生拿了一个塑料袋,老师让同学们一兜,噢,满了,老师就问:同学们知道这里面装的什么吗?空气!我们感觉不到它,但事实证明,它确实存在!然后和同学一块探讨,无色,无味,划了一根火柴着了,氧气,专家讲,一节课大家是争先恐后,25分钟,结束了我们要两节课时的内容。这节课让我好生崇拜。

四、机智调控,建和谐课堂

那么,如何根据偶发事件的情景变化和学生的身心特征,加以行之有效的调控,科学地解决呢?

1、暗示法

“最好的纪律是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舒服的纪律”,教师应学会使用“温和”的“命令”,如声调高低缓急的变化,眼神的凝视以及表情的变化等。

暗示教育不仅不会因训斥学生而分散全班学生的注意,还有效地使学生的错误行为及时终止。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全班学生也会起到“隐蔽性”强化教育作用,也为继续教育铺垫着情感基础,教师更会赢得学生的崇敬和爱戴。

2、停顿法

适当的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产生明显的“刺激对比效应”,喧闹中突然出现的寂静,就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可以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停顿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停顿反而会导致学生注意涣散。

3、强化或淡化法

教师的课堂调控应该是有用信息增强,放大,将无效信息在课堂中慢慢被同化。

4、适时点拨法

课堂气氛有时会达到“沸腾”状态,为某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或有个别学生“跑题”时,教师需要适时调整教学的基调,使用适当的点拨艺术,使学生的思维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以保持思维的紧张度和严密性,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

5、变声法

有时部分学生走神,或者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埋着头,根本没发现教师的目光。这时我们就采用声音控制,即教师通过变化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来引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

总之,课堂调控是一门艺术

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调控适度,不仅要有扎实而深厚的知识功底、对新课程的深入领会,还要对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有深入的研究。

要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认识学生、研究学生,更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和进一步改进,这是一个长期的反复实践探索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教师的能力将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将逐渐形成;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将在探索中得以实现。

能吸引学生的课,就是一堂有活力的课;一堂有活力的课,就是一堂有魅力的课;一堂有魅力的课,就应该是一堂欢乐的课;一堂欢乐的课,必然是一堂和谐的课。

这样做,课堂的有效调控也就水到渠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