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3-03-27 21:00:4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济渎路学校小学部
前记:
原本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我设定的是: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等。可考虑到涉及的难点太多——(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2)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的教学;(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毕竟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都处理,只会是“蜻蜓点水”,不如干脆描准一个点研究深、挖掘透。于是,我把本节知识目标浓缩为“数数”,同时也为将来万以内数的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接近整十的拐弯处数的数法已非常熟悉。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2、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3、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教学准备:
1.同桌两人一篇千字文。
2.教师准备一张放大的千字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数一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
(2)一十一十地数,从10数到100。
(3)一个一个地数,从47数到52。
(4)两个两个地数,从76数到86。
(5)五个五个地数,从55数到80
学生先独立数,然后指名发言
[设计意图:每种数法,都涉及接近整十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不仅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且有利于新知的迁移。]
二、引入新课
(出示)《千字文》
师:课前老师发给同桌两人一篇《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流传很广,它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宝贝,是祖国的骄傲。今天就让它伴随着我们走入数学课堂,学习新的知识。
【设计意图:隋唐以来,《千字文》大为流行,背诵《千字文》被视为识字教育的捷径。它涉及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从数学的角度来看,选择《千字文》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探究
师:你知道这篇《千字文》一共有多少字吗?
生猜,可能有:一千字、几百字……
师:那它究竟有多少字,怎样才能知道?
生:数一数
师:这么多的字,你会怎么数?
生可能:一行一行的数;一列一列地数,
师:请同桌两人合作数,比比哪组用的方法好,最先数出来。
同桌数,师巡视,代表发言。
生可能有:
一行一行数(二十二十的数)
五行五行数(一百一百地数)
一列一列数(二百二百地数)
……
【设计意图:也曾想直接按照教材的编排,让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可总感觉这样的数法太空洞,意义不大,学生缺乏经历1000以内多种方法的数数活动,不但不利于深入了解1000以内的数,而且给接下来要学习的万以内的数的认识带来了认知障碍。】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师随机形成板书: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口答
四、巩固
1、数一数
(1)一个一个数,从一百九十八起,数到二百零六
(2)一个一个数,从八百八十五起,数到九百零三
(3)两个两个数,从四百二十四数到四百三十二
(4)五个五个数,从七百五十起,数到七百八十五
(5)十个十个数,从六百九十起,数到七百六十
同桌两人互相数,然后代表发言,重点处理拐弯处数的数法。
【设计意图:在多种多样的数法中,加深学生对“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认识。】
2、按规律填数
992、994、996、(
520、510、(
(
【设计意图:再次培养学生灵活数数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