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壤剖面观察及土体构造评价

(2010-09-19 17:42:45)
标签:

yyz

教育

分类: 教育

一、目的要求

观察土壤剖面能了解土壤内在物质的转化,是研究土壤形成、识别和评价土壤的重要方法之一。掌握土壤剖面观察方法和技术,就能准确地鉴别土壤类型,找出土壤性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为制定合理的利用改良土壤提供依据。

    通过实验,基本掌握土壤剖面坑的撤职、挖掘和观察记载的一般技术。要求学会分析土壤剖面的形态与土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能依据观察分析结果对土壤构造进行评价,提出土壤的利用和改良措施。

二、仪器试剂

铁锹、土铲、锄头、剖面刀、放大镜、铅笔、钢卷尺、小刀、橡皮擦、白瓷比色板、土壤剖面记载表、10%盐酸、酸碱混合指示剂、赤血盐

三、操作步骤

(一)土壤剖面的设置与挖掘

1、土壤剖面的调协  

    剖面位置的选择一定要有代表性。对某类土壤来说,只有在地形、母质、植被等成土因素一致的地段上设置剖面点,才能准确的反映土壤的各种形状。除此之外,避免在路旁、田边、沟渠边及新垦搬运过的地块上设坑。

2、土壤剖面的设置

    在选好剖面坑点的位置后,现在坑点上划出剖面的轮廓,然后挖土。剖面观察坑的规格一般为长15m,宽08m,深15m.深度不足1m这,挖之母雁、历史曾获地下水面位置。观察面要垂直向阳,其上方要禁止对土和踩踏。观察面的对面要挖成阶梯状,以便于观察是上下和减少挖土量。索瓦出的土,要将表土和底土分别对在土坑的俩册,一边观察面能看到龙杯、垄沟的表层变化。在作物生长节,要尽量保护作物。    

    剖面挖掘后,将剖面的观察面分成两半,一半用土壤剖面刀子上而下地整理成毛面,一半用铁铲削成光面,以便观察时相互进行比较。

(二)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与记载

1. 剖面层次的划分

    自然土壤剖面层次的划分,是按发生层次划分土层,一般把它划分为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淋溶层、底土层等层次。耕层土壤层次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

2. 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与记载

(1)土壤颜色 土壤颜色有黑、白、红、黄四种颜色,但实际出现的往往是复色。观察时,先确定主色,后确定次色,次色即在前面,主色即在后面,确定颜色时,旱土以干状态为准,水田土色以观察时土壤所处状态为准。

(2)土壤质地 野外测定土壤质地,一般用手测法,其中有干测法和湿测法两种,可相互补充,一般以湿测法为主。

(3)土壤结构 观察土壤结构的方法,是用挖土工具把土挖出,让其自然落地散碎或用手轻捏,使土块分散,然后观察被分散开的个体形态的大小、硬度、内外颜色及有无胶膜、锈纹、锈斑等,最后确定结构类型。

(4)松紧度 野外鉴定土壤松紧的方法是根据小刀插入土体的深浅和阻力大小来判断。

① 松:小刀随意插入,深度大于10cm;

② 散:稍加力,小刀可插入土体7~10cm;

③ 紧:用较大的力,小刀才能插入土体4~7cm;

④ 紧实:用大力,小刀才能插入土体2~4cm;

⑤ 坚实:用很大力,小刀才能插入土体1~2cm;

(5)土壤干湿度 按各土层的自然含水状态升级,其标准如下:

① 干:土壤呈干土块,手试无凉感,嘴吹时有尘土扬起。

② 润:手试有凉感,嘴吹无尘土扬起。

③ 湿润:手试有潮湿感,可捏成土团,但自然落地即散开,放在纸上能使纸变湿。

③ 紧:用较大的力,小刀才能插入土体4~7cm;

④ 潮湿:放在手上使手湿润,能握成土团,但无水流出

(6)新生体 新生体不是母质所固有的,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铁子、铁猛结核、石灰结核等等,它们反映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的转化情况。

(7)侵入体 原不是母质固有的,也不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产物,是外界侵入土壤中的物体,如瓦片,砖渣、炭屑等。它们的存在,与土壤形成过程无关。

(8)根系 反映作物根系分布状况,其分级标准为:

① 多量:每平方厘米有10条根以上的。

② 中量:每平方厘米有5~10条根。

③ 少量:每平方厘米有2条根左右。

④ 无根:见不到根痕。

(9)石灰质反应 用10%稀盐酸,直接滴在土壤上,观察气泡产生状况,估计其石灰含量。

① 无石灰质:无气泡、无声音,估计含量为0。

② 少石灰质:徐徐产生小气泡,可听到响声,估计含量为1%以下。

③ 中量石灰质:明显产生大气泡,但很快消失,估计含量为1%~5%。

④ 多石灰质:发生剧烈沸腾现象,产生大气泡,响声大,历时较久,估计含量为5%以上。

(10)亚铁反应 用赤血盐直接滴加测定。

(11)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测定中的混合指示剂法。

(12)土壤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是指出现地下连续水面与地表的距离。各种作物对地下水为的要求不同,其高低分级如下,仅供参考:

① 高位:地下水位小于30cm.。

② 中位;地下水位为30~60cm。

③ 低位:地下水位大于60cm。

土壤剖面观察记载表

剖面编号

 

土壤名称

 

剖面地点

 

 

调查时间

 

 

 

 

土壤剖面环境条件

地形

成土母质

海拔

自然植被

农业利用方式

当季作物

排灌条件

耕作制度

病虫情况

 

 

 

 

 

 

 

 

 

土壤剖面性状

剖面图

层次

厚度

颜色

土壤质地

土壤结构

新生体

干湿度

松紧度

pH

侵入体

 

 

 

 

 

 

 

 

 

 

 

土壤生产性能

宜种作物

发棵性

产量

施肥水平

施肥效果

保水性

保肥性

 

 

 

 

 

 

 

 

 

 

 

 

 

 

 

 

土壤剖面综合评价

 

(三)土体构造评价的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束后,应对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全面分析,客观的进行评价,并按以下要求写出实训报告:

1.土体构造的构型。各土层的特征特性以及利用现状或自然植被种类、覆盖度。

2.对照高产旱地标准,结合调查情况,分析土体构造的优缺点。

3.针对土体构造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良利用这种土壤的主要途径与措施。尤其要注重土壤的利用方式,是宜农、宜牧,还是宜林?提出挖掘土壤生产力的措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