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阴阳话养生第一讲: 阴阳为万物之根本

(2010-11-15 10:17:26)
标签:

养生术

阴阳理论

杂谈

     从阴阳话养生

http://s1/bmiddle/6b1cf49cg9513805a2e50&690阴阳为万物之根本" TITLE="从阴阳话养生第一讲: 阴阳为万物之根本" />

 

 

据卫生部公安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谈到近期备受关注的张悟本事件时表示,中国只有6.48%居民具有健康素养,所以才有这么多人去盲目相信社会上这些不科学的所谓养生保健的信息。此消息说明对养生知识存在着一个很广泛的需求,但是同时大多数人难以判断哪些才是正确的、真正能起到养生作用的好方法。我们作为医生有义务为大家提供正确的养生知识,另外还应该提高大家自己判断养生信息真伪性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养生就必须了解一些中医的基本知识。

 

阴阳为万物之根本:

 

一切事物可以根据它的属性分为两大类:阴和阳

 

阳具有刚健、向上、向外、生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性

 

阴具有柔弱、向下、向内、收敛、收缩、储蓄、消极、喜静等特性

 

 

 

任何事物都可以按照其特性判断它属阴还是属阳,任何事物亦可以将其分成阴和阳两方面。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样的分析可以无限延续下去。阴阳是一个极其活泼的概念。不宜看的太过于刻板,因为恰恰是它的活动性使其最适合运用于解释同样属于复杂多变的时间上,包括我们人体。

 


http://s14/bmiddle/6b1cf49cg950ead58ebad&690阴阳为万物之根本" TITLE="从阴阳话养生第一讲: 阴阳为万物之根本" />


《道德经》有一句话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用最精练的语言来提示我们目前的千万世界的现象与一切事物,无论有时看上去互相毫无联系,但都存在着一个不变的、共同的基础。而且这个基础并不是在远古时代与当代毫无相连,用《道德经》的另一句话: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http://s9/bmiddle/6b1cf49cg950eb0e52728&690阴阳为万物之根本" TITLE="从阴阳话养生第一讲: 阴阳为万物之根本" />

 

  这句话从人间追回根本而言,步步相关联,回到根本一切时间的事物都取决于自然当中的规律,或谓“道”。“道”是一种规律,取决于自然,而决定着后世的一切。我们眼睛所看得到的没有一样东西不沿着阴阳的轨道而走的。阴阳不仅用于认识疾病,它应该说是一切国学的的基础理论。当然一旦理论远离了基础就容易有所偏执,所以黄帝内经我们现存最古老的医学材料反复从阴阳的角度着手。

 

http://s2/middle/6b1cf49cg950e9e87a8f1&690阴阳为万物之根本" TITLE="从阴阳话养生第一讲: 阴阳为万物之根本" />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是一切万物的根本,自然亦是生理和病理两者的根本“治病必求于本”提示我们一定不要执着外象,而更重要的是去分析外象内在的起因。

  中医推崇“视其外而知其内”,这种技术也有层次,我们不仅要从外象追求脏腑变化还要再进一步追求引起脏腑变化的内因,这才能说是“求于本”,才是人体和一切事物的真正根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