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贸易银币,国内俗称“大奶妈”。
从1780年首先铸造,面值Thaler(1泰勒),该币一直采用1780年年号没有改变过。但是在18世纪铸造的已经很少见,多数是1853年及以后由奥匈帝国以及之后的奥地利等国政府原模后铸的,铸造时间的先后区别仅仅显示花纹等暗记上。
玛·特蕾西娅1泰勒(THALER)银币是世界上著名的贸易银币之一,发行于1780年。这一年正好是女皇逝世的年头,显然是为了纪念玛·特蕾西娅才发行这枚银币的。该银币直径40毫米,厚2毫米,重28克,成色833,比“袁大头”“站洋”“坐洋”等都略大、略重,铸造技术极为精湛。银币的主图为女皇右侧的头像,卷发上披着一条头巾,人物略呈富态,具有18世纪欧洲妇女的明显特征。背面的主图雕刻极为细腻,线条密集,细如发丝,显示了极为高超的铸造工艺。最上面的图案为缀有十字的皇冠,显示了宗教的地位;下面是两只雄健的老鹰,象征皇权的威严。雄鹰的翅膀刻画得非常飘逸,富有动感和层次感。银币中间的盾牌上还有一只站立的狮子。银币的边缘也没有浪费,布满了装饰图案和文字。这枚铸造极为精致细密的银币,成为名闻天下的著名银元。
目前市场上多见的一般都是五十至七十年代加铸的。
http://s7/middle/6b1cdb5ana10b2fc4bb76&690 (收集于网络)" TITLE="奥匈帝国贸易银币 (收集于网络)" />
附上“大奶妈”各版别年代区别的边花和年代区别的标记
http://s7/middle/6b1cdb5ana10b39be65d6&690 (收集于网络)" TITLE="奥匈帝国贸易银币 (收集于网络)" />
瑪麗亞‧特蕾西亞簡介:
瑪麗亞‧特蕾西亞,又譯瑪麗-泰蕾莎(德語:Maria Theresia,匈牙利語:M ria
Ter zia;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奧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和波西米亞女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皇帝弗蘭茨一世的妻子,皇帝約瑟夫二世的生母,哈布斯堡王朝最傑出的女政治家,在任期間與其子約瑟夫二世皇帝實行「開明君主專制」,奠定了奧地利成為現代國家的基礎。
瑪麗亞‧特蕾西亞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附近。早在1713年,他的父親、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六世就決定把家族的世襲領地奧地利大公國交給瑪麗亞‧特蕾西亞管理,由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不能由女性繼承,他迫使德意志諸侯們在「1713年國事詔書」上簽字以確保女兒的繼承權,但這份詔書對諸侯們缺乏約束力。1740年查理六世皇帝去世之後,瑪麗亞‧特蕾西亞依照詔書的規定成為奧地利首位女大公,諸侯們群起而攻之,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就此爆發。1742年,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巴伐利亞選帝侯、波希米亞國王卡爾‧阿爾布雷希特利用諸侯們與瑪麗亞‧特蕾西亞之間的矛盾得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歷史稱他為查理七世。
查理七世的繼位雖然得到了諸侯們的支持,但他並不能控制帝國的中心奧地利和波希米亞,更不用說群雄並起的德意志。他既無兵又無餉,只是個挂名皇帝而已。正在此時,瑪麗亞‧特蕾西亞依靠奧地利皇室的力量打敗諸侯,鞏固了哈布斯堡家族在奧地利的統治。
1745年,查理七世在四面楚歌聲中去世,瑪麗亞‧特蕾西亞迫使查理七世的兒子馬克西米連三世放棄了繼承要求,並巧妙的使自己的丈夫前洛林公爵弗蘭茨‧史蒂芬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作為一個女強人,瑪麗亞‧特蕾西亞在很長時間內保持著對全歐洲的影響力。她的丈夫於1765年去世,不過那並不十分重要,因為他生前只是善於國家財政管理,對於一位男性王公而言,能帶兵打仗才算本事,過多的閒暇時間使他成為一個尋花問柳形同虛設的皇帝。在1780年她去世之前,她和她的兒子約瑟夫二世皇帝一直保持著神聖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權。她的女兒們則在歐洲的各國保持著王后的地位,最有名的是她的小女兒、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托瓦奈特。瑪麗亞‧特蕾西亞的女兒瑪麗亞‧克里斯蒂安娜在破例的准許下嫁給了薩克森選帝侯的幼子阿爾貝特‧卡西米爾(一位光蛋王子),並以泰斯辰公國(duchy
of
Teschen)為嫁妝。在岳母的刻意提拔下,兩夫婦後來一起擔任過荷蘭和匈牙利總督,瑪麗亞‧阿瑪麗亞許配給了帕爾馬公爵,瑪麗亞‧卡羅萊納則嫁給了那不勒斯國王費迪南多一世。
瑪麗亞‧特蕾西亞無疑是成功的統治者和政治家。在晚年,她致力於反對瓜分波蘭的戰爭和維護國際和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對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敵對情緒,對波蘭的瓜分之到她生命的最後幾年才得以進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