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蟾蜍文化

(2016-06-29 14:03:33)
标签:

文化

收藏

历史

 http://s12/mw690/001XAx3Gzy72Rh9LcYr0b&690

            蟾蜍文化
诗曰:
        外观纵丑癞皮粗,
        岂与时髦共俗途。
        昔仅广寒宫里有,
        今更大闹市中无。
        知音刘海才能遇,
        伴影嫦娥尚可侔。
        莫要嫌吾形象陋,
        我怜谁就进龙图。
       蟾蜍,俗名癞蛤蟆,我们那里叫癞疙宝,是一种吃害虫的两栖动物,样子虽难看,但在古代绘画和雕刻的艺术作品中,它历来都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寓意物。它为什么会成为吉祥物?是因为古人都重内质而不图外表。为了对它有更为详细的阐述,我特转载了浙江宁波朱素珍先生《宁波博物馆藏三件特型越窑青瓷》文章中的所述,来对古代蟾蜍的寓意加以说明:
      “蟾蜍自古是人们崇拜的神物,蟾蜍图形作为器物纹饰,最早见于仰韶文化初期的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彩陶盆内壁上的一只大肚蛙。由于蟾蜍身上的表皮有很多子,且每次产卵成千上万,故它最初成为古代先民多子多福的生殖崇拜对象。其后又因各种民间传说,成为象征长生、辟邪、科举、富贵的崇拜对象。西汉淮南王刘安所编《淮南子》就记有后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食之而奔月,并化为蟾蜍,成为“月精”的传奇故事。从此,蟾蜍就成了“仙药”的象征意义,而月亮也成为蟾宫。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西汉彩绘帛画里,左上角有一轮弯月,月上站着含有灵芝草药的蟾蜍,月下也是腾飞的蟾蜍。后来又出现了四蟾捧月砚,月宫镜等“蟾宫”图案的器物,蟾蜍还被道家称为“肉灵芝”仙药,晋葛洪《抱朴子》载:“肉灵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丹书八字再重(就是两个“八”字重叠);葛洪还称蟾蜍可作为辟邪之物:“术家起用以起雾求雨,辟兵解缚。”蟾蜍自唐代又和科举典故有关,因科举秋闱大比刚好在每年农历八月,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又演绎出月宫有吴刚砍桂树的神话,而中举者又被称为“折桂枝”,戴“桂冠”奖励,所以“蟾宫摘桂”也就成了科举中举的典故。
       蟾蜍水盂的形制最初出现于三国,至唐宋时广为流行。宋代之前的蟾蜍水盂都为四足卧伏状,至宋代才演变为三足站立式,这和“刘海戏蟾”传说有关,三足蟾蜍寄寓了长生成仙,辟邪祛毒,科考中举,招财进宝之诸多文化意义。http://s16/mw690/001XAx3Gzy72Rhgjgyr1f&690
(刘海戏蟾鼻烟壶·嘉庆,本人藏)
       本人在古城的北宋晚期蜀王府邸遗址地层中收集到的素胎越窑灰瓷三足蟾蜍残砚滴,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中生产的。该蟾蜍砚滴由于是在金兵南下的兵燹所毁的,故失去了底盘和两足。http://s1/mw690/001XAx3Gzy72RhlvNks30&690
(北宋蜀王府邸出土的柴窑灰胎蟾蜍残砚滴侧面,遗憾的是底面的盘和两足已失。晋葛洪《抱朴子》载:“肉灵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丹书八字再重)
http://s8/mw690/001XAx3Gzy72RhtfreL77&690
(蟾蜍砚滴背面,可见头上两边刻宽大的八字形角。它是根据晋葛洪《抱朴子》载:“肉灵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丹书八字再重)现实中的蟾蜍长相不是这样,我当时看了不知为什么蟾蜍的头要装饰刻成这种像宽长的耳朵或角样,读了晋葛洪《抱朴子》的记载才知其出处,原来它是有根据的。http://s7/mw690/001XAx3Gzy72RhwMV1Ae6&690
(蟾蜍的眼圈里还含有朱砂和八字形的口中有丹书的八字,也是根据晋葛洪《抱朴子》载:“颔下丹书八字再重”之意所制)
       为什么说它是出自北宋的越窑呢?一是因为这种精致细腻的灰胎,只有当时的越窑才有,二是这种类似的实物在杭州越窑青瓷博物馆的藏品中可以找到来对比加以印证。http://s4/mw690/001XAx3Gzy72RhFxd5113&690
(杭州越窑青瓷博物馆藏的北宋莲叶蟾蜍水滴)
       古代的读书人,考上进士“蟾宫摘桂”都是他们的追求和向往,所以将蟾蜍的工艺用在文房用具上就很自然了。我还有个康熙年间的紫砂蟾蜍砚,也是如此:http://s2/mw690/001XAx3Gzy72RhJwJJna1&690
(这是我收藏的另一个康熙紫砂蟾蜍砚(右脚残),也是这种寓意。)
       故收藏处处留心,只要你把它里面的历史文化内含探讨出来,也就成了虽残尤珍,既体现了藏品的价值,也是一种高雅的乐趣。至于收藏市场的风云变幻、价格起伏,都与我无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