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高矮”和“长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0-09-25 19:42:03)
标签:

高矮

水平方向

多种形式

分类: 教育论文

    一、内容的认识

    首先,这两个概念是物体在不同空间方位上的延伸。高矮”是上下,也就是竖直方向的大小,而“长短”是水平方向上的大小,分为前后和左右两个方向的延伸。其次,对于“高矮”来说,分为不同类型。有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两物体竖直方向上大小的比较,有三维空间中物体不同高低上的比较;而“长短”主要指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大小比较。再次,比较两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方法分为几个层次,最基础的是并列放置的直观比较,分开放置的直观比较,测量比较,量(“长短”、“高矮”)的守恒。最后,幼儿对整体“高矮”和“长短”感知比较容易,对组合型的比较有难度。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高矮”与“长短”的本质区别(不同空间延伸)。所以,老师问到“哪个长”或“哪个高”时,在幼儿眼里就是那个大。

    二、活动设计

    首先,教师应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对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提升,使之逐渐上升到数学经验。比如,对“高矮”的概念,幼儿在生活中已经有很多例子,幼儿与妈妈的高矮,动物的高矮,植物的高矮等。所以,在第一环节中需要设置问题情境,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为数学经验做铺垫。其次,充分利用多种材料,包括生活中的,幼儿身体、动作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高矮知识,让幼儿充分体验、感受,使之上升为数学经验。最后,需要有游戏环节,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巩固建立的数学经验。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前面提到幼儿对“高矮”和“长短”的认识不足,所以教师在引导时应排除其它的干扰因素。如在引导“高矮”概念时,教师设置的情景应是排除水平空间方位的,如该宝塔,做楼梯等,让幼儿认识到“高矮”是上下的空间概念。而且教师需要借助手势,让幼儿利用多种形式的感官建立“高矮”的空间概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长短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