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乐”是官员的陋习

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会及其历史 |
山西这些被免职的领导干部,是因为上班时间在娱乐场所“吃喝玩乐”享受。按说,像这样打打麻将、洗洗澡什么的,在很多地方都见怪不怪了,这一次的被严查,也就想当然地被认为是撞到枪口上了,是玩大了,活该倒霉呗。果真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很多地方、很多人都在“吃喝玩乐”,而没有被追究责任、被查处。身为公职人员、领导干部,公然在工作时间、在娱乐场所打麻将、洗澡、唱歌……这当然应受到严肃处理,试问,到底是什么样的紧急公务,非得让官员去到娱乐场所紧急办理?此种过度沉溺于玩乐的行为固然有生活情趣低俗的问题,其深层原因则在于价值观迷失以及监管缺失。
这些年来,很多城市的娱乐业场所畸形繁荣,“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但几乎每一座城市娱乐业的繁荣背后,都活跃着公职人员消费的身影。尽管目前尚无精准统计来量化这些娱乐业与官员消费之间的确切关系,但居高不下的三公消费、各种娱乐场所日益红火的生意,都能为“官员支撑娱乐业”的论断提供佐证。
很多地方对于官员沉溺于“吃喝玩乐”的现象表现出惊人的宽容,甚至以繁荣经济、增加就业的堂皇名义纵容官员游走于娱乐场所。公职人员上班纪律越来越松弛,前去办事的群众只能一等再等。宴饮玩乐似乎已成为这些官员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内容。时下困扰官员工作生活的一大难题就是应酬接待过于密集。殊不知,官员于酒饱饭足之余的“诉苦”,在民众看来,不过是一种无耻罢了。
仅靠自我约束是不可能提高情趣的,仅止步于教育、感化也不可能让顽石点头。没有严厉的问责,就没有肃然的风气、勤勉的作风,官员在“吃喝玩乐”中迷失。山西省花一个月整治干部队伍的风纪,可谓正当其时,若说有什么不足,也只是太过短暂,它应常态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