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道良在梨树

(2011-06-02 04:56:13)
标签:

武工队

孤家子

张贵

土匪

国民党

分类: 梨树记忆回放

 

   韩道良烈士是1946年来的梨树,当年27岁,中等个,长脸盘儿,穿一身褪色的灰军装,性格温和,平易近人,任梨树县孤家子区委书记,公开的职务是梨树县七区清算委员会主任。

  韩道良来到孤家子就组建清算委员会,发动群众搞春耕生产,实行“二五”减租,清算恶霸地主王化忠,收缴刘才、徐贡珍等地主枪支弹药,建立孤家子区武工队。在他的领导下,群众的政治热情高涨,打垮了十几股土匪的窜扰,使地主豪绅的威风扫地。为了巩固民主政权,韩道良同志访贫问苦,宣传翻身求解放的真理,日夜奔忙。当时国民党组织的反动地主武装经常掏农会,杀害农会干部,报复翻身农民。在19466月(农历五月初四),土匪“嫩江队 ”约700多人,从辽河北窜到孤家子。区政府得到情报后,根据敌众我寡的情况,为避免死打硬拼,暂时转移到徐家油坊(此时韩道良和蔡振东区长正在榆树台开会),土匪闯进孤家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地主张贵(外号张大鬼头,通匪)认为这是复仇的机会,把我们区政府的活动情况报告给“嫩江队 ”。李老凤(孤家子街开小铺)的儿子,在我们区政府当助理员,在对敌斗争中表现积极。由于张贵的告发,当夜土匪四处搜查李助理未获,而将其父李老凤打的鲜血淋漓,最后枪杀在他家门前。这是地主张贵复仇留下的第一笔血债。这还不算,当时孤家子村村长常跃荣领着孙成(外号孙先生)在马家窑发动群众,收缴枪支,斗争地主温树发,从张宝来屯路过。张贵的三儿子张丑子,正在碾道推碾子,看见了常村长过去,马上向土匪刘忠、左云(外号快轮子,张家外甥姑爷)和张景永(张贵的大儿子,外号七大个子)送信。这帮政治土匪对八路早已怀恨在心,左云骑着张贵家的沙里马,撵到张岭壕西,躲在暗处开枪打死常跃荣村长,抢去村长手枪,孙成吓得跪地求饶,被土匪放走。

  知情的群众立即向区政府报告,区政府全体同志听到常村长和李老凤遇害,异常愤恨,便决定为死难的烈士和受害的群众报仇。韩道良率领区中队撵到张宝来屯,杀人凶手左云、刘忠、张景永已经随“嫩江队 ”狼狈逃窜。张丑子否认土匪骑的是他家的沙里马,又否认了通风报信,当时被韩道良就地枪决。张大鬼头被区中队活捉,象猪一样,绑在大车上,拉回孤家子区政府,经过群众一致要求,把这个勾结土匪,杀害群众的罪魁祸首枪决了。

  6月中旬,韩道良接到通知做好北撤准备工作,召开了各村骨干会,讲清我军暂时撤离四平的重要意义。晚间转移到白碱锅,其后过辽河到长岭县八方地整顿,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总结工作经验,并组成三个武工队,韩道良是一个中队的负责人。第二年春,面对着错综复杂的斗争环境,必须深入地方开展游击战争。韩道良率领30余名武工队员,于3月间在国民党盘踞的怀德县八屋,打死打伤很多敌人,缴获很多武器弹药,狠刹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从此以后,国民党匪军很害怕韩道良武工队,不敢轻易出动。八屋战斗胜利后,韩道良率武工队转向周家油坊河口(梨树县管辖)一带活动。周家油坊的恶霸地主周永章,乘我军北撤,坐四套马大车回家,国民党警察大队长于广和当护卫。他们狼狈为奸,反攻倒算。韩道良为了消灭这群“地头蛇”,也为了帮助群众度粮荒,给大部队筹集粮草,傍晚攻进周家油坊。进屯后,发现周永章等已经逃往榆树台,韩道良就召集农民会,布置了任务,讲明了当时的敌我形势,告诉大家国民党二七二团正在榆树台附近,要提高警惕,动作要快,并派两名武工队员在屯外放哨,一名队员站在周家炮台上瞭望,其余同志分头执行任务,组织马车,挖开周家粮窖装车运粮。正在这时,国民党匪兵已经进入了孤家子。武工队迅速占据有利地形,掩护群众和粮车撤退,在连续打退敌人四次进攻后,武工队的弹药越来越少。群众、粮车已撤出,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韩道良命令其他队员迅速撤退,自己带着通讯员据守周家大院,匪兵攻进院内,韩道良退守上屋。敌人高喊: “上刺刀抓活的! ”这时韩道良的枪膛里只剩三颗子弹,仍然坚持两个小时。窗外扔进一颗手榴弹,韩道良受伤昏倒,当韩道良苏醒后,已经囚禁在地主马圈里。敌人对韩道良同志实施种种酷刑,但他威武不屈。敌人想从韩道良嘴里掏出我们的情况,韩道良告诉敌人,“我是区委书记,什么事情我都知道,就是不能告诉你们! 54日敌人设下刑场,韩道良面对敌人的铡刀从容不迫,对乡亲们说:“国民党不会猖狂多久,胜利的日子就要来到了”说完被政治土匪张景永用铡刀砍死。

  韩道良同志慷慨就义,乡亲们无不落泪。韩道良烈士虽然与梨树人民永别了,但梨树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功绩的。为了纪念他,当时把孤家子村命名为韩道良村。杀害韩道良烈士的凶手终究逃不出历史的惩罚,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1952年镇反时,刘忠被人民政府镇压。1967年从长岭抓回的张景永被枪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