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心理健康学习心得体会
(2017-06-06 09:33:43)分类: 研修日志 |
这么近,那么远
——华师大心理健康学习心得体会
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明媚五月,带着明媚心情走进了如诗如画的华南师范大学校园里。端坐在知识充溢的课堂上,那么近的聆听着一场场睿智的讲座,那么近的触摸到了心理学的脉搏。五天的心理健康培训已渐行渐远,静心梳理自己脑海里沉淀了什么?
再次定位工作方向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的常规工作还是非常规范、到位的。心理课的开设、心语屋的开放、团队的一些辅导都在进行中。我们也明确心理健康工作不是孤立的。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思路总局限在自己所涉及到的小范围内,如心理课怎么上?心理健康宣传月我们要做哪几项工作?辅导记录怎么记?
李芝宁教授讲到,要了解学校的特点,一年中学校的活动有哪些?针对具体的活动,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田丽丽教授也讲到,把心理学与学校的常规结合起来,融入德育、融入课程,与学科结合起来。这个观点我熟记于心,这是我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不是简单的说教,不是为创设情景而创设情景,把他融入到学校的具体活动中才是有生命力的,在一定的氛围中,你的观点学生易于接受,还有深刻的体验。
具体怎么做?这就要求我们心理健康教师从宏观上去了解学校一学期的活动安排,然后针对具体活动明确根据活动内容让学生收获哪些心理知识,感悟哪些心理品质?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工作不仅仅是照着教材一节节的挨着上,而是可以依据学校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心理健康教师要会引导教师渗透一些心理健康品质,如结合学校运动会,要让孩子们体会到拼搏时的毅力、恒心等等。形式可通过校信通在运动会时发送给老师们,老师们也不会觉得是负担,而是认为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引导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
(二) 针对学生特点,针对性开展工作
通交流等等带来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厌学、无节制花钱、纪律性差等,出现问题的也多是这些学生,因此这就是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
一次次的培训学习让我深感做一名好的心理健康教师非常非常难,你对心理学真的把握住其本质了吗?你能渗透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吗?你会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吗?你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吗?…
教授讲课过程中一些专业性的名称问大家“你们知道吗?”同时学习的好多老师都说知道,每每这时我连头都不敢抬,我不知这些专业的术语,我怎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本次的学习中,我了解了“习得性无助”“着陆”“福乐体验”“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以戏剧促进心灵成长”等专业名词专业方法。游戏“大风吹”“yes/no”“123变变变”等都让我这个外行人如获至宝,一字不差的赶快记下来,拿回去就是自己的本事了。
教授们也推荐了书、电影如《长大未成人》《美丽心灵》《对我们生活的误测》,我告诫自己,一定要这些读专业书籍,更要尽量宽泛的涉猎不同领域的心理书籍,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实专业知识素养。
每一次讲座,总有一些理念令自己震撼,总有一些教学案例令自己折服,也可以说每次学习都是一面镜子,折射出自己需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但也要理性认识,如听过一次“团队心理辅导”讲座,听过一次“心理危机干预”讲座仅仅是自己工作的引子,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还需我们自己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在进行理论的充实,在学习运用中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最后问自己:这么近的触摸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实自己离心理健康工作的本真还那么远,在这个富有创造性的职业领地,我在其间走了多远?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