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爸读绘本20  当《幸福的种子》邂逅《子儿,吐吐》

(2013-06-19 16:08:14)
分类: 绘本

 

    《幸福的种子》是松居直老师写绘本理论的书,里面有很多理念、观点和方法。看这本书时心情特别激动,因为书中的观点,象打开了心中的一扇窗,登时光明起来。这本书是三个月前看的,现在回想一下,很多具体的句子早就忘了。书越看越薄,最后只留下五个字:幸福的种子。“种子”的比喻深深扎根在头脑中。

    种子的萌发是要有时间的,亲子阅读是最“没有用”的事情。

    种子必须种到土壤里去才有效,父母们必须亲力亲为,和孩子一起看书讲故事。

    优秀的种子和劣质的种子,萌发后的结果必然是不同的,因此,尽量多看一些经典绘本。

 

    《子儿,吐吐》获得信谊幼儿文学奖作品,小猪胖脸儿吃瓜不吐子,幻想着头顶长树。故事的结局当然是小猪明白了吃下去的种子是不可能长出树的,绝对是虚惊一场。

 http://s3/bmiddle/6b0d1437gdf7d57514ef2&690 当《幸福的种子》邂逅《子儿,吐吐》" TITLE="多爸读绘本20  当《幸福的种子》邂逅《子儿,吐吐》" />

http://s9/bmiddle/6b0d1437gdf7d57fd2ca8&690 当《幸福的种子》邂逅《子儿,吐吐》" TITLE="多爸读绘本20  当《幸福的种子》邂逅《子儿,吐吐》" />

   

 

    把这两本书联想在一起,是今天早上开车上班途中的瞎想。《子儿,吐吐》是虚构的故事,当然不可能是真的。可如果把这本书的读者想象为大人,想象为刚看过《幸福的种子》这本书的读者,会是怎样美丽的一种邂逅。

    成人读者看《子儿,吐吐》,不会简单理解为:这仅仅是一个吃瓜吐子的故事。从种子这个物质,迁移到讲故事这个行为,把松居直老师在《幸福的种子》书中提到的观点移植到《子儿,吐吐》中来,就会产生下面的这些解读。

 

    人类理性的光辉就是一颗颗优质的种子,这些种子被包裹在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绘本故事中。

 

    孩子还不会阅读文字,还不太会逻辑思维,还处于读图期、形象思维居于主导位置。所以绘本必然要投其所好,以精美的画面来诠释道理。就好像很多水果都是甜美可口的。

 

    水果吃下肚,果肉会消化吸收,变成人体的各种元素。不小心把种子吃到肚子里,肯定会排泄掉。

    故事听到大脑里,变成记忆留存下来。故事中蕴藏的思想,会种入大脑。经典的思想永生难忘。

 

    头顶上当然不会长出一颗树来,可头脑中却一定会有变化。只要亲子阅读坚持下去,天长日久,就一定能把优秀的思想种子牢牢的植入大脑。等到机会合适,会在孩子大脑内部(而不是书中的头顶上)长出智慧之树。

 

    阿甲老师评论《共读绘本的一年》,在序言中用到了老子的话:“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幸福的种子,从种下到萌发、长出大树,非一日之功。以平常心对待阅读,对待育儿中的每一件事,只要方向正确,总会到达幸福的彼岸。

 

                      201306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