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占星與拉丁占星之差異
(2010-09-20 10:39:41)
标签:
希腊占星拉丁占星比omarroberthand星座 |
分类: 古典占星 |
Robert Hand知名的古典占星研究學者,在Omar of Tiberias:Three Books on
Nativities一書的介紹中列了幾點希臘占星與拉丁占星(Latin
Astrology,係指中世紀時期歐洲從阿拉伯學者之著作所譯回拉丁文之後流行於歐洲的占星術)的一些論述差異,楊老師認為足資參考,翻譯如下:
‧在希臘與印度占星,交角為行座對星座,且在希臘占星中為度對度(degree to degree)且可能亦有界對界(bound to bound),但並無證據顯示使用"星光容許度(orbs of lights)"(或者說現代占星家所說的容許度orbs)。在阿布馬夏(Abu Mashar,伊斯蘭波斯占星家)之後我們才發現阿拉伯占星存在交角容許度。
‧在希臘與印度占星中,敵人宮為第六宮與第十二宮(此宮後來仍被視為暗敵宮),在阿布馬夏之後,我們才發現阿拉伯占星以第七宮為公開的敵人之宮位。
‧在希臘與印度占星中處理交角都是較為靜態的方法,兩者都記錄了入相與出相,且兩者皆知道月空亡與無交角星(feral)。但不論是希臘或印度皆沒有走樣的拉丁化阿拉伯占星所使用的複雜判斷理論,像是挫敗(frustrations)、未完成(refranations)、光之轉移與收集等等這些見於卜卦占星的許多不同變化。再次,這些存在於阿拉伯占星的理論也都是出現在阿布馬夏之後。
‧在希臘與印度占星中皆使用整宮制(whole-sign houses),然而在後阿拉伯占星時期,我們發現大部分使用四分儀分宮制(quadrant houses)。
楊註:Omar為西元八~九世紀的占星家。
楊註:阿布馬夏之占星學介紹(The Introduction to Astrology)一書列了25種行星狀態,其中有許多就是行星交角的變化。
‧在希臘與印度占星,交角為行座對星座,且在希臘占星中為度對度(degree to degree)且可能亦有界對界(bound to bound),但並無證據顯示使用"星光容許度(orbs of lights)"(或者說現代占星家所說的容許度orbs)。在阿布馬夏(Abu Mashar,伊斯蘭波斯占星家)之後我們才發現阿拉伯占星存在交角容許度。
‧在希臘與印度占星中,敵人宮為第六宮與第十二宮(此宮後來仍被視為暗敵宮),在阿布馬夏之後,我們才發現阿拉伯占星以第七宮為公開的敵人之宮位。
‧在希臘與印度占星中處理交角都是較為靜態的方法,兩者都記錄了入相與出相,且兩者皆知道月空亡與無交角星(feral)。但不論是希臘或印度皆沒有走樣的拉丁化阿拉伯占星所使用的複雜判斷理論,像是挫敗(frustrations)、未完成(refranations)、光之轉移與收集等等這些見於卜卦占星的許多不同變化。再次,這些存在於阿拉伯占星的理論也都是出現在阿布馬夏之後。
‧在希臘與印度占星中皆使用整宮制(whole-sign houses),然而在後阿拉伯占星時期,我們發現大部分使用四分儀分宮制(quadrant houses)。
楊註:Omar為西元八~九世紀的占星家。
楊註:阿布馬夏之占星學介紹(The Introduction to Astrology)一書列了25種行星狀態,其中有許多就是行星交角的變化。
前一篇:文藝復興占星學:論財富
后一篇:流時驗證